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出土于安徽淮南的青铜器鄂君启金节,该金节是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封地约在今湖北鄂城一带)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金节上的铭文规定了免征数额、运输范围、年限时效以及禁运物资等。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A.楚王与鄂君的政治经济关系依然严格B.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C.江淮流域已出现大规模长途贩运贸易D.青铜铭文成为最早的成熟汉字
2023-02-01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洪武时,朝廷规定地方政府需以廪给(粮米资助)脚力(由官府佥派役力)等方式为应举举人提供赶考路费,但这种资助并不稳定。明中期以后,地方的财政体系中逐渐确立了举人的定额资助,如万历时福建规定新科举人每名旗扁贺礼等项银八两。举人资助方式的变化折射了(     
A.赋役制度的调整B.选官制度的完善
C.资本主义的萌发D.抑商政策的瓦解
3 . 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A.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C.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D.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隆庆三年的改革,涉及贡期、赏额、贡额,以及对冒名进贡者的惩处等方面,在将西番朝贡遣使的人员限额提高约十倍甚至百倍的同时,着重大幅减少进京贡使数量和限制近边番僧的朝贡规模。此措施(     
A.表明朝贡贸易面临崩溃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
C.进一步落实“海禁”政策D.体现了一定的经济理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规定,品官地主可根据官阶的高下,占有限定范围内的土地并可以不承担法定义务。但事实上,这些地主无限制兼并土地,到宋英宗时,这种不承担法定义务的土地占全国垦田的70%。这一现象(     
A.推动文官制度确立B.导致赋税制度重大变革
C.形成冗官冗费局面D.造成土地经营形式变化
6 . 1567年,明朝廷开放福建漳州月港,规定民间商人在申请文引、缴纳税银后,可以从月港出发到东西二洋从事贸易。这一举措(       
A.意在彰显明朝的国威B.促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C.彻底废除了锁国政策D.解决了明朝的财政危机
7 . 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
2022-08-10更新 | 2376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英华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三)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万历时期(1572~1620年),传教士罗明坚、金尼阁等携带了“七千西书入中国”,然而这些来自异域的书籍只是“对于相当敏感的士人”产生了“压迫感”和“异样感”。“中国保持着平静的心情……那些曾经挑战并震撼了中国的西洋文明在蛰伏着。”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经济模式难以撼动B.儒家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C.科举制度禁锢人们思想D.西方思想受到士人排斥
2022-06-24更新 | 933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英华中学2022届高三模拟(三)文综历史试题
9 .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提倡“农、虞、工、商”诸业并举;指出富家和富国并无二致,主张以商富国富家;经商是财富积累的有效手段,并鼓励每个人要尽其所能去求富。这反映了汉初
A.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B.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C.相对宽松的商业环境D.重商主义思想的盛行
2022-06-18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卷(三)文综历史试题
10 . 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提出“富者,人之情性”,“人富而仁义附焉”,到西汉后期,“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的观念广为流行。这反映了汉代
A.农业生产的衰退B.治国思想的演变
C.民族交融的增强D.国家政权的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