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这体现了(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
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2023-03-08更新 | 461次组卷 | 6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二高考易错点专题三历史现象认识不清类
2 . 汉代设置“河堤谒者”,代表中央专司治河。东汉河堤谒者王景治河后至唐末,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河患,有“八百年安流”之说。河堤谒者的设置(     
A.开创了古代治水官设置的先河B.遏止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治理矛盾D.体现了集权体制下的有效调度
2023-03-07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汉唐时期无地农民往往是地主的私属,到了宋代,他们通常与地主签订租佃契约,契约期满有退佃起移的自由,不少农民往往忙时耕作,闲时经商。这表明宋代(     
A.商业革命使官府放松了社会控制B.稻麦复种推动了契约制的发展
C.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D.商品经济比汉唐时期更加繁荣
2023-03-07更新 | 649次组卷 | 5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一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热点
4 . 魏晋南北朝和两宋之交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迁移方向如下图。

这两次人口迁移的共同影响是(   
A.改变中国经济文化格局B.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平衡
C.孕育了华夏文明新高峰D.激化矛盾加深文化隔阂
5 . 明清时期,商人在观念上不再将利作为从事商业活动的唯一目标,在经营实践中亦讲求“存心处世,务在中和”,坚信“太过者,满则必倾;执中者,平而且稳……惟能处世益谦,处财益宽,处能益逊,处仇益德”。这表明明清时期(     
A.传统义利观发生了重大改变B.主流思想影响商人的价值建构
C.士人对空疏学风进行了反思D.商人提出进行社会改革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记载,明代万历时濮镇“改土机为纱袖,制造绝工,濮袖之名遂著远近;……远方大贾携橐群至,众庶熙攘于焉往”。南浔、乌青、震泽、盛泽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反映了(     
A.市镇经济的繁荣B.官营手工业的衰落
C.海外贸易的发达D.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2023-02-22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王莽在分析汉代田赋时指出,汉朝减轻了田租负担,采用“三十税一”的制度。豪强侵占农民土地后,依附豪强的农民要按照“什税五”的标准向,其上交收获,豪强则按照“三十税一”的标准再向中央纳税。这说明(     
A.王莽为代汉自立寻找理由B.西汉佃农的经济负担沉重
C.地方拥有独立的赋税体系D.豪强对中央集权产生威胁
2023-02-21更新 | 28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两宋时期京城有固定经营场所的职业商人,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等招牌、幌子向客户传递其所经营的商品范畴、特点和档次等。如《清明上河图》中,有两家药铺的招牌分别为“赵太丞家”“杨家应诊”,在招牌旁边介绍了大夫特长与药品功能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市场意识较为浓厚B.商业突破时空限制
C.商家经营诚实无欺D.风俗画的写实风格
9 . 如图所示为东汉画像砖,该画像砖描绘了汉代集市的场面,画面左右上方有着“北市门”“南市门”的字样,标注了市集的方位。在这个繁荣的市集中,有开门迎客的店铺,有就地撑伞的地摊,有高台叫卖的贩夫,也有徒步交易的走卒。虽寥寥数人,贸易摊却安排得井井有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汉代(     

A.交易散布于民间住宅区B.民间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C.画作多取材于市民生活D.商业交易活动规范有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已普遍采用牛耕,而在秦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牛耕发展则较为缓慢。这可以用来说明秦国(     
A.最早出现牛耕技术B.农业耕作方式向其他地区扩展
C.青铜农具已被摒弃D.农业生产技术已发生巨大变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