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下图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西周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作为史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     )
A.青铜冶炼技术B.青铜造型艺术C.铭文书法艺术D.铭文具体内容
2 . 以下两则史料记录了 17世纪苏州丝织业的情况,从史料中可以推断明朝苏州丝织业出现的新特点是(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我市吴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

A.生产自给自足B.自由雇佣劳动C.产品远销海外D.商帮控制市场
3 . 有史料这样藐视17世纪苏州发生的新变化:“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对这一变化解读最准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极其迅速B.工商业市镇大量崛起
C.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4 . 史料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yōng sūn)计。两者相资为生久矣!”材料表明(     
A.资本主义早期形态出现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加剧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读如表,这反映了
宋朝天禧年间岁入表
岁入种类岁入备注
商税550万贯史料原文中的商税是840万贯。估算方法:四川铁钱440万贯,折铜钱150万贯;加上川外400万贯铜钱,估算商税为550万贯。
酒税1017万贯
茶税330万贯
盐税340万贯
18万贯
92万贯
87万贯
合计2144万贯

A.宋朝百姓赋税沉重B.宋朝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C.农业生产破坏严重D.宋朝抑商政策已经废除
6 . 明代在江浙、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厉行“海禁”。明代有史料记载:禁令之下,“漳闽之人与‘蕃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频繁的中外贸易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明中期以后,江苏江阴县“农无田者十有七”、“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乡间富户,田连阡陌,合一二里饥饿之民,皆其佃户”。由此可知,当时江阴县
A.租佃经营方式盛行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人们生活比较富足D.富商大贾横行乡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2020-06-15更新 | 232次组卷 | 4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如表是三则选自汉代的引文,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忤,咸曰‘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汉书·酷吏传》
“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盐铁论·复古篇》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昌言·理乱篇》

A.执行“推恩令”的必然性B.强化政府管控的必要性
C.放松“抑商”政策的可行性D.放纵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10 .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20-12-02更新 | 4399次组卷 | 7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