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马戛尔尼来华使命的失败是由于他触犯了广州商人和官员的既得利益。由于利益极丰,东印度公司在其最后几年中又格外小心,因此广州的商业体制不论西方人做出何种外交努力都是依然故我。”材料中广州的商业体制得益于(     
A.重农抑商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朝贡贸易D.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1年12月14日,“汉文帝霸陵被发现”的消息登上热搜。在此次考古中,出土了一件“青铜齿轮”,该青铜齿轮表面平滑,中间为圆孔,36齿排列规整,打磨十分精致,让考古人员叹为观止。该文物
A.体现西汉高超的冶铁技术B.说明西汉机械制造技术的成熟
C.可能使用范进行浇筑成型D.利用了水排技术提高锻造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宋代体育项目众多。马球运动在开封有游玩的场所,蹴鞠运动广受欢迎,还出现了蹴鞠的社团“齐云社”、“圆社”。“瓦舍”里有各种体育表演活动,如相扑、使拳、舞斫刀、舞蛮牌、舞剑、射弓、使棒等。体育运动的兴盛反映了,宋代(  )
A.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崇文抑武之风盛行
C.世俗文化成为思想主流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2021-11-23更新 | 381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树恩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引入西域苜蓿(后在宁夏、甘肃等地推广种植);赵过推行先进的耦犁、耧车等农具,实行“代田法”(后在全国推广使用)
汉成帝时期农学家氾胜之受命推广种植小麦(此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实验推广区田法、溲种法等农业技术(后推广到黄河流域)
A.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
C.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6 . 周代的井田土地权归君王所有,个人不得买卖,只可继承。对不遵守国家法纪,反抗君王者和不忠不孝者,要削夺他们的田地。这些规定
A.客观上缓和了阶级矛盾B.有利于土地私有制确立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以政权力量维持井田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朝中期开始,人们逐渐突破了原有的服饰制度,富裕人家竞尚奢华;房舍等第之分不断被突破,在江南又兴起了“园林热”,由士人带动、富商跟进,私家园林被大量修建。这说明当时
A.经济供给总量富裕充足B.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C.受到世界经济变革影响D.“工商皆本”思想盛行
8 . 元代匠户世袭为官府工作,实际上是官奴隶。明朝匠户虽仍不自由,但可以银代役。官府可以银雇役,最后甚至不再追究匠户隐为民籍。材料反映出明代社会的现象有
①一条鞭法的实施②工匠赋役负担沉重 ③户籍管理逐渐放松④官营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劳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唐宋时期,交易场所的“市"与举办宗教、体育、临时性交易等活动的“场"逐渐结合趋同,作用与含义也逐渐合。这表明
A.经济发展拓展了社会公共空间B.政府已经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市的发展侵占了场的活动空间D.市、坊的空间与时间界限被打破
2021-08-01更新 | 33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0年1月浙江历史高考选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相比汉代全面垄断政策,宋代的禁榷制度广泛运用“引法”,由商人向政府设立的“榷货务”纳现钱,换取--张交引,交引作为一种可凭证提货的商品,进而催生了“交引铺”,政府鼓励交引的交易甚至设立官营的“买钞场”参与其中。宋代的这一变化表明
A.放弃传统的抑商政策B.鼓励民众经营商业
C.商税成为最主要税源D.政府经济管理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