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宋元时期。铁锅是船货大宗之一。明朝时期,铁锅成为俺答行归附的重要因素。郑和下西洋曾携带大量铁锅以赏赐海外诸国,达七百二十吨。雍正年间,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称夷船“其不买铁锅之船,十不过一二”,每船购买数量在二千斤至二万斤之间。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封建政府放弃传统抑商政策B.铁锅贸易加速中国社会转型
C.官营手工业居世界领先水平D.物品交流兼具多种社会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政府将佃农专门注籍为客户,既在原则上保证其国家“编户齐民”的地位,又将其与有“常产”的主户区别对待。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C.土地兼并的加剧D.解决财政危机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表明北宋
A.商品经济繁荣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海外贸易发达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022-03-03更新 | 570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022-02-28更新 | 5845次组卷 | 49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晚明南京著名书坊“车书楼”以出版应用范文集为主,坊主以儒生自居结交一批士人参与出版活动,功名官职最高者为供职南京礼部的万历年间状元,其兴盛时曾与多家书坊联合出版书籍。这说明当时(       
A.官商联合垄断文化产业B.民营出版水平超过官方
C.科举助推商业出版发展D.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高二学生小明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表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
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
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5117.228:72
A.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B.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C.政府财政收入不再倚仗于农业税D.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8 . 中国历代都高度重视户籍编纂工作。以下有关史实正确的是
A.汉朝由御史大夫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地方也有专人负责
B.东晋不时进行“土断”,使黄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C.隋朝建立后,命州县官进行“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
D.清朝乾隆年间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不再登记人口数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秦汉以来,创造了型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前期,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
A.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D.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俑坑出土的一件长戟,兵器上刻有“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龙丞义工鸾”(龙、义、鸾皆人名,寺工、丞为官名)的标记。刻印这些标记
A.有利于保障手工业品的质量B.反映秦代工匠社会地位低下
C.说明秦朝继承工商食官制度D.表明秦朝重视保护工匠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