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分析当时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政策的变化。
材料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四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与古丝绸之路相比,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认为“重建丝绸你之路”有何积极意义?
2016-01-0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安徽蚌埠二中高三12月考历史试卷
2 . 下图所图示犁耕法主要流行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隋唐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学者伊佩霞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这样描述唐朝:国家的统一、南北大运河的开通、两座宏伟京城的修建和国内国际贸易的扩大,均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唐朝长安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有居民百万,吸引着来自亚洲各地的商贾、留学生和朝拜者。唐都长安平面图如下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材料二   唐朝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到北宋时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今开封)为东京。《东京梦华录》说东京商业“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南宋人《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北宋都城东京平面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二两幅平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各自有哪些显著特点。
(2)结合所学,分析唐宋城市特点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2024-01-10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2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口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2023-11-10更新 | 34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随堂练习题
5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探索海洋,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是其中的两大壮举。他们的相同之处是(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郑和航线路线图
A.二者的目的和性质相同B.规模和影响相似
C.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形成D.都曾途经东南亚
6 . 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示意图,其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发展B.闭关锁国政策
C.皇权强化顶峰D.赋税制度改革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与宋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材料三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1)根据材料一,比较汉代和宋代丝绸之路路线的不同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两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
2022-11-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某学习小组计划写一篇关于唐代皖江流域的历史论文,收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经安徽段的400多公里,被称为“皖江”。唐代皖江流域主要包括宣、池、舒、庐、和、滁六州。

——摘编自张阳《唐代皖江流域手工业地理研究》

材料二   唐代皖江流域水利工程分布示意图


唐代皖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分布图


——张阳《唐代皖江流域经济地理研究》

材料三   唐代中后期皖江流域良吏简明统计表(部分)

序号

时间

官员

地区

主要事迹

文献出处

1

玄宗天宝中

太平县令李孝戴

宣州

温恭清简,令行化洽

《嘉庆太平县志》

2

代宗大历七年至十一年

和州刺史穆宁

和州

慎选良牧,用膺明命,视人如子,理事如医

《全唐文》卷784《秘书监致仕穆元堂志》

3

德宗贞元间

望江县令曲信陵

舒州

有惠政

《大明一统志》

4

代宗永泰至大历六年

滁州刺史郑昈

滁州

居八载,政绩大成

《唐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

——董明《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皖江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1)若要以“唐代皖江流域的农业经济”为论文主题,还可补充哪方面的材料?请举两例并具体说明。
(2)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论文主题作出说明。
2023-01-16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tea发音系统。明清时期,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tea

材料二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从历史角度来说,甘蔗园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资本主义:它结合了原始的劳动力和现代资本,并采用近代工厂生产线的管理模式,不同分工的奴隶必须严守纪律,依靠先进的提炼技术和机械设备;特别是生产蔗糖需要使用滚轴式碾轧机来压榨甘蔗,可以更有效率地榨出汁液。此外,为了制造蔗糖而研发的机械由风力、水力或牲口驱动,这是当时最复杂也最昂贵的工业科技,它预示了后来用于纺织,钢铁、机械加工和造纸工业的机器发展趋势。

——摘编自杜君立《新食货志》


(1)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不同发音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
(2)阅读材料三,有学者指出,甘蔗园并不能称为资本主义,结合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质予以阐释说明。
2022-12-2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3届1月高三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画家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北宋D.清代
2022-07-11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