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某同学对下面的示意图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最合理的是

先秦以来我国货币制度的演变
A.货币种类的更迭周期越来越短B.宋元时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
C.实物货币盛行与政局密切相关D.白银取代纸币是一种历史进步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域道通以后,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为一体,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深适的意义。除此以外,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西域的葡萄、石榴、苜稽、胡丘、胡麻、胡瓜、胡蒜、胡桃等植物,陆续向东土移植;西域的良马、索驼、各种奇禽异兽以及名贵的毛贸品,也都源源东来。以后,佛教和佛教艺术也经中亚传到西域,再向东土传播,对于中国文化发生了根大的影响。中原地区则向西域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畲井(包括并渠)的技术传到西域。这种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也丰富了中原汉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摘编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下)册》

材料二 宋朝对外贸易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西汉丝绸之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对外贸易的特点。
3 . 下图为南宋海外贸易的主要伙伴示意图。据文献记载,与南宋有外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60多个;南宋的进口商品以原材料与初级制成品为主,而出口商品则多为手工业制成品。由此可知,南宋(     
A.技术优势支撑外贸发展B.海外贸易伙伴分布集中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D.外贸收入成为财政支柱
4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宰相籍贯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最有可能是(     
A.西汉B.唐朝C.南宋D.明朝
2023-02-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分布示意图。另据考古资料发现,当时多地存在大量仿铸异地货币的现象。这反映出
A.铸币技艺得到发展B.商品流通相互隔绝
C.国家统一动力增强D.经济水平区域有别
2022-03-22更新 | 1262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②处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劳作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7 . 城市的发展折射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唐朝长安城东市、西市示意图。


(注:市署为政府管理商业的机构,常平仓、平准署是隶属中央的派驻机构,邸店是专供商人存货、交易和居住的地方。)

材料二   北宋时期商业空前繁荣。都城东京自州桥“出朱崔门(内城正南门)直至龙津桥是主要的饮食业中心之一。城内著名的酒楼丰乐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内城的“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钱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至千万。以东街北日潘楼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各种货物皆有。

——改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纱入市,马木棉花以机籽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长安城内东西两市布局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1-12-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北宋东京城商业区示意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政治功能减弱B.瓦肆是休闲娱乐场所,普遍用交子消费
C.继承城市坊市分区制度,坊市分离D.店铺沿河临街而立,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2022-02-19更新 | 11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明代D.清代
2022-12-1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十六国成汉李寿汉兴年间铸钱

宋代崇宁通宝

材料二   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过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铁钱携带不便的缺点日趋凸显……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著《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

材料三   墨西哥的“鹰洋”在清朝时已普遍流行,大清帝国在光绪年间大量铸造了多种银元,称为“龙洋”。民国初年,袁世凯秉政,又铸造了一种银元,民间俗称“袁大头”。银元之下,还有两种辅币,第一级是“银角子”,南方称为“毫子”;第二级是“铜元”,俗称“铜板”,两者都跟着银价、铜价的上落而定,又称“小洋”,兑换店天天有市牌子挂出白银很重,市面上大宗交易,都用钱庄庄票,后来钞票也通行起来,可是银行与钱庄的库存,仍以白银为本位。

——摘编自陈存仁著《银元时代生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金属货币演变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纸币在四川诞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经济生活中流通的货币种类,并分析这一时期货币流通的特点。
2022-01-2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