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

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

时期郡县数西汉西晋唐前期
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5郡57县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豫章郡18县6郡58县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晋安2郡14县福州等5州28县

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
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
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
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中国先秦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示意图,其中春秋时期的税制改革所对应的图中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吕思勉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而且银两需用既广,而实际上专用秤量量法,不觉得不便殊甚……”。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
A.中国在清朝康乾时期已实行银本位
B.中国的货币理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C.中国在当时已将银币作为主要通行货币
D.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阻碍中国转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而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原始农业是由原始采集经济发展而来
B.神农氏为农耕经济的发明者
C.人口增长是农耕经济出现的重要原因
D.真实地反映了远古生活状况
8 . 乾隆二十四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请制订《防范夷商规条》,规定:永远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对外商的寓所进行严格搜查;禁止中国商人借领外商资本及外商雇请汉人役使;外国商船停泊处派军队弹压稽查等。这一政策的影响是
A.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B.保护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9 . 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鹊衣装回鹊马”的景象。这说明唐代中后期
A.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B.官营丝织业占主导
C.社会生活开放多元
D.中外交流全面深入
2017-12-04更新 | 526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7届高三5月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部分试卷
10 . 清朝前期,中国出现了人口迅猛增长的现象。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①重农政策促进耕地增长
②康乾盛世为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
③当时中国人地矛盾突出
④战败割地造成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