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下列生产工具或劳作方式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出现了人们用纺车纺纱的场景
②出现了灌溉工具筒车
③出现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④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关于交子的产生,有如下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自李顺作乱,遂罢铸(钱)。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
元朝《宋史·食货志》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A.材料都记载了交子的产生过程B.交子出现的原因记载相同
C.二者皆为一手史料,完全可信D.北宋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
3 . 有史学家指出:“宋朝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史实可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①官府放弃对市场的监管   ②外贸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③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④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商业呈现高度繁荣的局面,主要表现包括
①国内外市场扩大                 ②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③江南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   ④出现一些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国语·晋语》言“工商食官。”《春秋谷梁传》谓“鱄(人名)织绚(丝织品)邯郸”,鱄是私营性质的小手工业劳动者。《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同等)富”。这些现象说明
A.手工业发展适应了兼并战争需要B.春秋时期工商食官制度已经消失
C.经济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D.私营手工业已经取代官营手工业
7 .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江南地区政局相对安定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明显
8 . 下列农具当中,用于灌溉的是
A.B.
C.D.
9 . 下图为《西晋末年汉族流民路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人口由中原城市向周围边疆地区迁徙B.内迁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形成混居的局面
C.北民南迁主要集中在荆、扬、益等诸州D.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是民族迁徙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C.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D.没收地主土地,保证农民的用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