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6 道试题
1 . 唐宋以来的城市发展展现出一种新的城市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材料二   晚唐以来商业中心兴起,至两宋而大盛,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新的城市行政身份。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如在开封府便有31个镇,河南府有22个镇,大名府有20个镇,成都府有19个镇。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汴京城市发展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商业市镇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1-03更新 | 289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古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A.注重技术传承B.严格制作程序
C.保证产品质量D.强化市场垄断
2022-12-22更新 | 185次组卷 | 7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A.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B.租佃关系的发展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C.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D.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2022-10-11更新 | 178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的都城,一般由小城与大城构成,小城为宫城,是国君起居和官僚机构所在地,多建筑在全城最高处。大城是各级官吏和市民的居住区,有集中交易的商品市场,生活气息和商业色彩浓厚。大小城内都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作坊。这体现了
A.都城都是当时商业重心B.农业发展推动了城市功能多样化
C.政治与经济并重的特点D.封建统治者掌握了全国经济资源
2022-05-3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初,针对满洲贵族依仗特权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谕令禁止;刊税例木榜于各关,“并商要往来之孔道,遍行晓谕”,对“私行滥收”的官吏“依律治罪”,以促进全国各地商品的流通。康熙中期以后,清政府在工商业领域实行商专卖政策,这种封建王朝垄断控制工商业的形式,较之明代弊端丛生的官专卖制有了明显改进,国家变直接干预经济为利用专商间接遥控。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不能超越作为地主制经济补充的界限,否则就要危及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清政府便用榷关、牙行和行会制对民间商业进行控制。允许适当发展,又不允许超过限度,清前期的主要手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与市场的关系,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有了一定的发展。

——据李绍强《论清代主要手工业产品与市场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前期工商业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的社会成因。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2022-05-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名公书判清明集·户婚门》中记载,宋初“诸盗典卖田业者,仗一百,赃重者准盗论,牙保知情与同罪。”由此可知当时
A.政府规范土地交易B.市易法令逐步健全
C.土地政策抑制兼并D.土地买卖蔚然成风
2022-05-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东汉时期创作的《四民月令》描述了一个拥有相当数量田产的世族地主庄园的状况:种植作物广泛,牲畜种类众多,手工业包罗万象,宗族,亲戚,宾客提供劳动,也是武装力量。这种状况直接导致
A.土地兼并也愈演愈烈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商品交换范围的缩减D.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2022-05-28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周时期周王室和诸侯国都拥有各种手工业作坊及众多的具有专门技艺的工匠,专门服务于王室和诸侯国君, 每件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和制作工匠的名字。材料表明西周
A.官营手工业开始出现B.手工业服务对象的特殊
C.官营手工业技艺高超D.国家注重提高产品质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麻曾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2022-05-26更新 | 130次组卷 | 113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水利工程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农学著作
隋唐筒车、曲辕犁

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一家一户D.自给自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