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杭州城内外,……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材料表明
A.商品交易突破空间限制B.商品交易突破时间限制
C.杭州城以经济功能为主D.政府重视商业贸易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某同学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他学习的主题是
甘著、玉米等外来作物引入中国
手工业雇佣自由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生产
大量白银流入中国:长途贸易发展,商帮势力雄厚

A.宋代的农业B.唐朝的金融C.元朝的外交D.明朝的经济
3 . 封建时期的国际贸易中,中国周边国家都优先使用中原地区的货币。如北宋时期,与之长期并存的辽国、西夏、高丽、日本等,都大量使用宋朝铜钱。铜钱的大量外流,甚至使宋王朝发生了通货紧缩。这从侧面反映出宋代
A.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B.钱币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C.政府重视商业贸易D.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
2022-02-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材料二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成功实现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贫困人口脱贫,演绎了充分发挥中央权威理性化优势,带动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的治理贫困的模式。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索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发展进程相一致: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扶贫减贫成效,之后经历了“大水浸灌”的普遍救济式扶贫到区别对待的区域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最终确立了发展式扶贫。中国的扶贫模式是一种基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而不是西方为赢得选举而安抚选民的功利性社会救济。中国的贫困治理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优势,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方案。

——摘编自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作出历史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扶贫政策的独特性及意义。
2022-02-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后期的饮茶之风时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说明当时
A.政府对商业管理日益松弛B.茶叶长途贩运发展艰难
C.市场空间限制逐渐被突破D.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图是四川博物院藏品《东汉庖厨画像砖》材料反映出,汉代蜀地

川博馆藏•东汉庖厨画像砖
A.自然经济的不断发展B.道教对丧葬影响深远
C.封建贵族的政治理想D.民众物质生活的情况
7 . 隆庆元年,月港开禁,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向政府提起申请,申请书上要注明商人的姓名、年貌、户籍、住址、贩运货物的种类、数量、船只大小以及将要前往的国家和回销日期等,核对备案无误之后,商人交纳引税,由官员发给商引。这一制度
A.规范了民间外贸行为B.强化了传统抑商观念
C.冲击了朝贡贸易体系D.提高了中外贸易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元时期,在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令人瞩目”、“在世界商业史上也是大幅度领先”的现象。下列体现这一现象的史实为(  )
A.基层市场的涌现B.丝绸之路的开辟
C.城市娱乐活动丰富D.纸币的发行和使用
9 . 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的对外交流路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从图1、图2、图3、图4 的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信息中,提取相关信息,据此说明其对应的历史时期。(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各自成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发达的市镇,逐渐把丝织业作为主业,而把农田耕作当成副业。这些市镇的农家因忙于主业而无暇顾及耕地,不得不雇佣邻近农民来种“跨脚田”。这现象反映了江南地区
A.工商业经济全国领先B.农耕经济市场化趋势
C.丝织业贸易呈网络化D.重农抑商的政策松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