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2019-05-28更新 | 4090次组卷 | 67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当时主流的生产方式
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C.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
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和当时很多人一样,经常瞅准时机购买田宅。这种贵族官僚也参与土地自由买卖的现象反映了
A.春秋战国的纷争B.土地私有制形成
C.宗法制正式确立D.武将地位的下降
2019-04-15更新 | 1387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部分达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古村落遗址(位于辽阳三道壕)发掘出砖窑七座,每窑一次可以烧制一千八百块砖,两窑成一组,轮流生火,可连续生产;三道壕生产的砖瓦,不仅见于本村遗址,也见于辽阳地区同时代其他遗址。据此推断,当时的三道壕
A.农业生产较为落后
B.出现专业化的手工业生产
C.家庭手工作坊发达
D.成为辽阳地区的商业中心
2019-04-12更新 | 425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唐代如表
制度概述
均田制计口授田,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租庸调制项目分明,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有家则征调(丝麻)
帐籍制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一一在册
A.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
B.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
D.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
6 . 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它开始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019-03-30更新 | 163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学考班)试题
7 .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019-01-30更新 | 6268次组卷 | 7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客行田野问,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
①商人众多;②商业繁荣;③经济破败,田地荒芜;④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

9 . 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于经学颖悟有得”。鄂州富商武邦宁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

——《宋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宋太宗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

——《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证,秦汉时期维持一日两餐生活,上午用餐大致在9点左右,下午用餐则在15点左右。直到汉末,曹操享用“一日三餐”都是尊荣。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甚至四餐。据此可知汉代以后
A.古人健康水平呈上升趋势
B.农民普遍贫困现象愈演愈烈
C.各地区贫富分化现象减轻
D.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更为丰富
2018-07-27更新 | 238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