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 道试题
1 .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018-06-09更新 | 10751次组卷 | 9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2018-06-09更新 | 18358次组卷 | 180卷引用:福建省福州超德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材料主要说明宋朝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城市功能的变化
C.统治者重视商业
D.城市比唐朝稳定
2018-05-13更新 | 598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示意图。对两者变化解读最准确的是
A.表明金银开采数量增加
B.表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
C.说明纸币使用范围有限
D.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
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中国经济总量居界前列
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
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2018-01-03更新 | 358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7-08-04更新 | 6884次组卷 | 12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至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2016-11-27更新 | 318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五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2016-11-27更新 | 1299次组卷 | 4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重农抑商B.南稻北粟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