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为19世纪80年代中国国民总收入及部门收入统计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部门

数量(千两白银)

百分比(%)

农业

2229941

66.79

非农业

采矿业

47800

合计1108816

1.43

合计33.21

制造业

128000

3.84

贸易

220000

6.59

政府业务

164000

4.91

其他

549016

16.44

总计

3338757

100

A.经济结构受到西方影响B.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C.洋务运动目标基本实现D.抵制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
2022-03-16更新 | 231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一度提倡“造船制炮”,但不久海防发展迟缓,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强烈呼吁整饬海防。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三支海军。这反映了海防建设
A.是民族危机下的被动选择B.得到民间资本的大力支持
C.有力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D.盲目借鉴了西方先进科技
2022-03-06更新 | 216次组卷 | 9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3 . 有学者提出,19世纪60年代以后的中国人不得不用“智勇具困之秋”来表述他们面对的时局。在时局的推移中,19世纪的后四十年改变了18世纪的一百年,进而实际上改变了二千多年。该学者对下列史实评价最高的应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B.义和团运动兴起
C.天津机器磨坊的创立D.辛亥革命的爆发
2022-02-2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4年,华茶对英、美两国的出口量下降到只占英国消费量的24%,美国的49%。……中国茶叶出口虽不断扩大,但不仅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其价格也不断跌落。对此合理的认知是,晚清时期(       
A.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强化B.种茶技术落后于世界水平
C.与英美关系逐渐走向敌对D.相关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5 . 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前期,清朝诗人描写“火轮船”(蒸汽轮船)的各类旧体诗密集出现,黄遵宪、俞樾、何绍基等名家多有题咏。这一现象(     
A.继承传统文学的世俗化趋势B.是“师夷长技”思潮的实践
C.体现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兴起D.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折射
6 . 民国实业家刘鸿生曾说:“我在推销煤炭的工作中,接触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我押着煤船逆江而上,有一次几乎被成千以打柴为生的山民包围起来打死,因为廉价的煤夺去他们的生计。”材料实际上揭示了
A.民国建立推动民族企业发展B.振兴实业损害了山民生计
C.群众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D.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不易
8 . 1866年,上海《字林西报》报道称,该机器的制造成功是“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的一例”、“雌雄螺旋、螺丝钉、活塞、气压计等,均由徐氏父子之亲自监制,并无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助”,曾国藩也称“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关于该机器说法正确
A.加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B.标志着中国铁路时代的到来
C.揭开中国近代造船业的序幕D.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9 . 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在给李鸿章的信中指出:“凡附强不附弱,人与物之情一也,中国与外夷之情一面。以自立.为本,以推诚为用,当可渐为用。”该观点
A.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社会现实
B.说明了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反映了曾国藩的外交思想由传统向近代的嬗变
D.表明了曾国藩熟谙近代的国际法以及外交原则
2022-01-25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甲午战后,在制度安排上,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国策,经济社会发展以“重农重商”为目标导向;在经济结构上,“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逐渐转变为民营工商实业,一大批民营企业从手工作坊转型为现代工厂。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B.社会阶层流动加剧
C.近代化成为了时代潮流D.朝贡贸易走向解体
2022-01-22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