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1913—1919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状况统计表。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13191419181919
纱锭(枚)484192544780647570658748
布机(台)1986231027363839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科学技术突飞猛进D.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
2 . 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经济结构趋于合理B.民族工业分布不均
C.经济主权丧失殆尽D.社会结构逐渐失衡
3 . 张之洞掌管湖北期间,重点发展汉阳当地工业,建设长江中游交通网;左宗棠掌管福建期间,大力发展当地沿海区域的航海及船舶工业,并建立了厦门这一近代化城市。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成立了总理衙门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创办了新式学堂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这首民谣反映了近代中国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B.国内贸易中心转移
C.官营手工业得到发展D.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法华乡志》记载:“光绪中叶以后,开拓市场,机厂林立,丁男妇女赴厂做工……生计日多,而专事耕织者日渐其少矣。”这说明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B.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重商主义”观念的盛行D.商品经济占据主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11年,上海拥有丝厂48家,丝车13738台:1914年增为56家,丝车14424台:1917年猛增为70家,丝车18386台。导致这现象出现的外部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推动B.欧洲列强无暇东顾
C.国民政府的扶持D.实业救国思潮高涨
7 . 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如1930年荧昌、中华、鸿生三家企业合并为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到1934年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火柴企业。其原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
B.民族资本家重点投资重工业
C.战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
8 . 下图是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年平均数统计图。其中,1848~1852年与1843~1847年相比,英国制造品输华年平均数下降的原因有
A.英国生产技术落后B.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C.中国商品物美价廉D.中国社会购买力低下
2021-06-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0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是近代中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商办企业资本统计示意图,商办企业资本额大幅增加的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官僚资本的排挤
C.欧洲列强卷土重来D.政府政策的影响
10 .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派为实现“求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民用工业B.创建近代海军
C.创办军事工业D.创办新式学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