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据如表可知,当时中国
1867年和1894年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
1867年1894年
数量货值(海关两)数量货值(海关两)
113,441(担)264,5031,185,411(担)2,467,590
33,502(担)582,14697,008(担)2,046,897
火柴79,263(箩)71,3846,615,327(箩)1,638,931
113,430(吨)992,649486,295(吨)3,21,343
186,176(担)754,6091,823,890(担)9,507,153
A.对外贸易由出超转变为入超B.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出现了较快的发展D.海关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021-06-08更新 | 5977次组卷 | 62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鸦片战争前某一时段,中国主要国产商品流通数额(单位:万两)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粮棉等生活用品占据市场主体B.商品流通主要依赖于海外市场
C.农产品商品化瓦解了小农经济D.丝茶贸易受到国际资本的操纵
2021-06-07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矿业法》规定:“铁矿、石油矿、铜矿及适合炼冶金焦之烟煤矿,应归国营,由国家自行探采;如无自行探采之必要时,得出租探采,但承租人以中华民国国民为限。”这一规定
A.表达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诉求B.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撑D.致力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2021-04-21更新 | 943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1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4 . 下表为詹天佑的生平表(部分),此表能够印证
1872 年洋务运动期间,受政府派遣赴美留学
1881 年留学归国
1888 年被聘到津沽铁路工地任帮工程师
1909 年主持建造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
1913 年任交通部技监,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

A.清政府具有向西方学习的意识
B.中国铁路的修建技术完全依赖于美国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路权的争夺白热化
D.詹天佑历经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和国民政府
5 .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施行(     )
A.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B.促使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到来
C.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D.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出现
2020-12-16更新 | 1101次组卷 | 27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6 . 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趁1927年国民党政府准备实行币制改革之机,纷纷参与中国货币改革活动,美、日、英、法等国都提出了所谓币制改革方案,如美国提出中国实行金本位制,日本以巨款支持国民党,英国主张实行法币制等。列强此举目的在于(  )
A.掠夺中国黄金B.转嫁经济危机
C.控制中国货币D.促进资本输出
2020-10-19更新 | 33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7 . 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
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
2020-07-08更新 | 11036次组卷 | 79卷引用: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这主要解决了民族工业发展所需要的
A.政治前提B.资本问题C.市场条件D.自由劳动力
9 . 作家矛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的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B.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
C.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D.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
2020-06-30更新 | 63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学习讲义)
10 . 下表为1914—192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入超情况统计(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1914191519171919192019261927
入超额21301535615865871618822061925992694312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不断加深B.一战后中国产品失去欧洲市场
C.国内外局势变动影响对外贸易D.工业结构不合理状况得以缓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