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商品粮有所增加;战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其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40~1894年,仅桑蚕茧的出口量就增加了147万担,价值为4157万余两关银。这一变化
①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②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③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发展
④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业企业注册资本是6200万元,1920年增长为15500万元,增加150%;同时,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的4%, 1920年增长到14%。这一时期
A.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纺织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
C.欧美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D.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
3 . 如表为1831~1854年中国白银流动变化净额(单位:百万比索)。据此可推知,当时中国
年份白银进口白银出口白银的流动净额(A—B)
1831~18355.1724.98—19.81
1836~18402.7732.26—29.49
1841~18452.3453.67—51.33
1846~18500,2430.82—30.57
1851~18540.8221.51—20.69
总计11.34163.24—151.90

A.农民负担大为加重B.丝茶出口急剧下降
C.内陆贸易出现萧条D.开始出现白银紧缺
4 . 1864年8月,总理衙门在广东省奏定的同文馆十五条章程的基础上,规定“(广州)同文馆学生如三年学成,驻防满汉旗人应准作为翻译生员,准其翻译乡试,并文乡试。其汉人世家子弟,应准作监生,一体乡试,并均准充翻译官”。这一规定
A.开启了科举改革的先河B.助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C.体现了中西文明的碰撞D.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大隆机器厂就能够生产织布机,到1928年,该厂开始大量制造织布机;到1937年时,大隆机器厂生产的纺织机械已经令英商怡和纱厂的大班“极为注意”,“诚不料中国之大隆厂,竞有如是之优良出品也”。材料表明
A.中国的重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B.中国机器制造业能与列强竞争
C.国民政府保护民族机器制造业D.中国近代机器生产得到发展
2020-10-21更新 | 35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同步课时作业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6 . 甲午战争后,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的浪潮。”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2020-10-19更新 | 80次组卷 | 45卷引用:辽宁省朝阳育英高考补习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数据图表是历史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计量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表反映的是1850—1900年上海外贸主要出口商品的近似百分比%情况

年份1850年1860年1870年1880年1890年1900年
生丝526662383430
茶叶462832483016
杂货266
各种原料101420
植物油610
各种制造品448
纺织品
兽皮、皮革、猪鬃810
原棉4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从计量史学研究的角度,对上表材料做出一个简要的分析报告。(要求:报告主题明确,内容具体,说明须史论结合。)
8 . 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抽样调查)》,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是
时间产业女工人数占总产业工人比例行业
1920年16.7万40.5%集中在缫丝、纺织、烟草、火柴等行业
1930年37.4万46.4%
1933年24.3万48.7%

A.传统男耕女织经济模式开始瓦解,妇女成为自由劳动力
B.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C.政府颁布多部法律,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升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9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迹,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第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成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0-10-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经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开始陷入困境,1943年以后达到非常严峻的地步,而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却大大加强,这就使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抗战时期国统区的这一状况
A.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B.反映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下降
C.导致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崩溃D.反映了共产党政治影响力提升
2020-10-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