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建国初成立的供销社是唯一的商业流通系统,几十年的“统购统销”运行,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广受欢迎。但80年代起供销社经营出现了困难,1992年至1999年,全国供销社累计亏损近450亿元,大量供销社破产、转让,580万名员工中将近一半下岗、内退。这一变化缘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广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C.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D.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2 . 下图名为《合作社员的喜悦》,刊登在1955年12月《人民画报》的封面。这反映当时(       
A.土地改革赢得了民心B.农村合作社成果初现
C.公社社员积极性增长D.大包干改变农村面貌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浦东”之名载见于明朝嘉靖年间所编修的《上海县志》。浦东地区呈三角形,由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冲击成陆,约形成于初唐之际。成陆之初,浦东地区侧重制盐业的发展,煮盐要先垒灶,于是浦东出现了三灶、四灶、五灶、六灶等地名。浦东人民时常出海捕捞,并由滩地下海,便叫出了小油港、黄沙港、庙港、芦潮港。为抗倭防盗,浦东地区广筑烽火台,便出现了一墩、三墩、四墩。……1993年,浦东首次出现一个统一的行政建置,形成一个新的地名——浦东新区。

——摘编自吴才君《浦东地名文化》

材料二   1990年开发开放之初,浦东就制定了面向世界招商引资的战略。1992年前后还在小心翼翼投石问路的跨国企业,到1995年时已经全面地迈开大步,在加大生产性投资的同时,纷纷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迁到浦东。在各大跨国公司从生产本土化到技术本土化的战略转型中,浦东也走上了从制造名牌到研发名牌的新路。得益于浦东开放开发的磁场效应和辐射效应,长角地区迅速被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苏州、无锡、常州、嘉兴等一批对外开放的明星城市声名鹊起。

——摘编自卢照《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1)据材料一,简析浦东地区地名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浦东发展的表现与意义。
2022-04-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押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经济体制的改革
1953社会主义改造重塑了农民、企业等经济主体,与这些经济主体组织形式改变相配套的是宏观层面的管理方式和机制的重构,计划经济体制由此逐步确立,以适应国家实现工业化战略目标的要求
1958针对“一五”时期权力过分集中暴露出的弊端,自1958年起,中央陆续下放给地方计划管理、基本建设审批、招工及文教等方面的权力。这次放权局限在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体制内,局限于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没有真正向企业放权以培养独立的商品生产主体,更没有形成合理的市场环境
1984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改进计划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指出,现行计划体制的主要问题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指令性计划的比重过大,忽视市场调节,不善于运用经济调节手段。为此,要根据“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的精神,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1992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摘编自侯永志、张永生、刘培林《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发展经验与理论研究》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的部分内容拟订一个主题,并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2-03-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3月份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投资与社会环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代,随着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农艺的进步,土地收获量有了提高。定额租制又逐步取代分成租制,以及押租制的推广,保证了地主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以至额外的收益。同时,由于商业发展特别是人口飞跃增加,粮价大幅度上升,在乾隆当政的六十年间,江南米价陡涨四倍。在这种情况下,谁拥有更多土地,谁就可以拥有更多的粮食。所有这些,都驱使着人们热衷于购买土地。正如有人描述的: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霄吏之铸,赢十百金,莫不志在良田。

——许涤新、吴承明《明清商人及商人资本》

材料二   1998年我国福利分房制度退出以来,城市居民住房转变向商品房市场供给制度转型,房地产市场获得快速发展。1999-2018年,我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由1.34亿平方米增加到17.17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房屋新开工面积由2.16亿平方米增加到20.93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房地产开发投资由1999年的0.4万亿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1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超过20%.究其原因:其一、从1998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化改革,使住房是国家的变为可以自己拥有。对产权的觉醒意味着说,人们都开始追求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相当于是把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打开了并推向了市场。其二、从1998年到2018年中国的GDP的规模是增长了10.5倍,年化达到了12.5%。另外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人们收入水平的增长,全国的人们的平均收入在这20年时间是增长了12.3倍。其三、在200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是36%,到了2018年年底的时候,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字,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9%。在不到20年的时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在过去的20年时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房地产的这种政策的定位,都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一个发动机,所以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在过去的20年整体来看是比较宽松的,甚至是鼓励消费的政策

——《当代中国住房政策的历史演变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人们热衷于投资土地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引起19982018年房地产投资热潮的原因。
2022-01-27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2月检测历史试题
6 . 1983年,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这反映了当时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农村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C.国企改革取得初步成果D.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2021-09-02更新 | 31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大附中2022届高三8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B.合作 改造 农业 生产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D.开放 稳定 企业改革
2021-07-08更新 | 7544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8 . 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疆库尔勒只是一个边陲小镇,经济十分落后。1979年库尔勒大刀阔斧的进行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人民生活日益提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库尔勒加快了国际物流园的建设,成为新疆第二大城市。库尔勒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B.边陲城镇的区位优势
C.国家发展战略的引领D.中外经贸繁荣的刺激
2021-06-25更新 | 8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8年,回到人民手中的鞍钢千疮百孔,难以复产。老工人孟泰创冰雪,挖废料堆,拣回一根根铁线、一颗颗螺丝钉、一件件备品。在他的带动下,厂工人都行动起来,在短短的数月内,回收了上千种材料,捡回上万个零备件,形成了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1949年4月高炉恢复生产。这体现了
A.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B.人民积极投身公私合营主人翁意识
C.东北人民全力支援辽沈战役的热情
D.人民群众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
2021-06-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