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6 道试题
1 .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该报告(     
A.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B.提出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C.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024-02-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山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指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四大提出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十五大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再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变化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B.改革开放是私营经济发展的源泉
C.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D.对市场经济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自中共八大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并说明其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改革的步子要加快(节选)(19876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的谈话)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坦率地说,在没有改革以前,大多数农民是处在非常贫困的状况,衣食住行都非常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有预想到的。当然,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那时候是万里同志主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依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从材料二中获取信息,解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 . 1994年,深圳设立了全国第一家为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高新投”公司;1996年,深圳成立高科技园区,为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系统服务。据此可知,深圳高新科技产业的崛起得益于(     
A.政府部门的服务创新B.技术革命成果的运用
C.企业经营制度的变革D.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023-09-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的“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而成的。导致出现如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投资的侧重点差异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实行
6 . 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在某厂区隆重举行。一万多名建设者在一匹红绸上签名,表示决心。六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将刻有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基石,安放在厂区中心广场。这可说明当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人民热情建设社会主义
C.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2023-08-16更新 | 111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7 .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国营和集体为主,个体为补充”。1956年12月,毛泽东在同工商业者谈话时指出,上海地下厂“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这叫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当时(     
A.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反思“一五计划”中的问题
C.抛弃了过渡时期的普遍做法D.彻底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2023-08-0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下图可诠释中国(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完成
2023-07-2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鸡毛换糖”是浙江义乌长期以来流行的一种小商品交易方式。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方式一度被视作投机倒把,遭到禁止。1982年,义乌宣布开放小商品市场。这一变化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改革开放释放了经济活力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10 . 如表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农轻重比例情况。根据此表,可推知(        
年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52年56.9%27.8%15.3%
1957年43.3%31.2%25.5%
A.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B.调整并改善了经济结构
C.国民经济恢复成效显普D.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任务
2023-07-2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