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C.实行强制性劳动D.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
2024-03-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农村,苏联官员告诉农民们耕种什么,何时耕种,何时育苗,使用多少肥料,什么时候收割。而农民们则宁愿在自己的私人土地上劳作。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到30%。这表明(     
A.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效B.租赁土地更利于提高产量
C.苏联农村生产关系有待改善D.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形成
3 . 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   一是所有制的单一性……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包括了所有经济部门和领域,其他的所有制形式遭到否定……二是国家直接对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三是始终坚持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不惜牺牲轻工业和农业,以保证重工业发展的高速度。很明显,苏联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使苏联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斯大林模式:苏联强大与衰落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分析由“直接过渡”转向“利用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4 . 1925年,斯大林讲道:“资本家建立统一战线和举行联合进攻这种威胁会造成一个大圆箍,比任何时候都更紧地把我们全国束在苏维埃政权的周围,来反对帝国主义强盗。”材料所谓“大圆箍”的基础和核心是(     
A.华沙条约组织B.苏联人民浓厚的家国情怀
C.新经济政策成效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023-04-09更新 | 32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1年6月,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苏维埃俄国。经过与列宁的一番商谈,哈默获得了一个石棉矿的开采经营许可。除了日常贸易外,哈默还得到了福特汽车等多家美国大型企业在苏俄的独家经销权。关于哈默的所作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障了前线红军的供应B.利于苏俄恢复国民经济
C.帮助苏联实现了工业化D.促成了美苏关系正常化
2023-03-25更新 | 69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1年春,苏俄布尔什维克以新经济政策的形式实施战略退却时,无产阶级队伍中的一些派别和集团叫嚷布尔什维克“蜕化”、“共产主义没落”等等。布尔什维克的对立面孟什维克则以为这是苏维埃制度的演变,并且对此表示欢迎。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部分人士尚未认清新经济政策本质B.苏维埃制度遭到苏俄民众一致反对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力依然存在D.尚未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
7 . 下表反映了1966 } 1980年苏联经济年均增长率变动的情况(单位:%)。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61-1965年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
社会总产值6.57.46.34.2
工业产值8.68.57.44.4
农业产值2.23.92.51.7
居民人均实际收入3.65.94.43.4

A.苏联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苏联解体导致经济发展困难
C.苏联改革已突破计划经济体制D.苏联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2023-02-1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西方列强的怂恿和支持下,1918年年初,以高尔察克、邓尼金等为代表的俄国反革命势力相继发动武装叛乱,成立反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共和国陷入四面受敌的险境。为此,苏俄政府(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推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D.确立“苏联模式”
2022-12-08更新 | 200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1956~1965年,苏联“骨干”军事工业的数量增加了50%,其工人数的增加也超过了50%,按可比价格计算,其总产值增加了21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A.经济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B.经济比例失调状况并未改善
C.居民生活消费品日益丰富D.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10 .

主要指标

1960

1965

1970

1975

粮食(万吨)

12550

12110

18680

14010

奶(万吨)

6170

7260

8300

9080

基本建设投资(亿卢布)

414

560

806

1129

电影院数量(万个)

10.34

14.54

15.7

15.41


表是1960~1975年苏联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据表可知,该时期(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民众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C.苏联改革的步伐逐步停滞D.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有所缓减
2022-07-09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