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列宁逝世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利弊共存,其弊端有(     
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B.长期执行计划指令,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C.实行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D.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2023-06-26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学考复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综合训练卷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是1930年的苏联宣传画《开足马力,全速前进:五年计划,四年完成!》,该宣传画(     

A.表达了争取国内战争胜利的迫切需求
B.反映了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体现了斯大林时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D.彰显执政者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精神
3 .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这表明,苏俄开始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单一公有制
4 . 1922年列宁指出:“一年来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交纳了大量的粮食税,现在我们已经得到几亿普特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这是因为苏俄(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D.开展农业集体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9年5月,苏共通过了“关于厂际社会主义竞赛”的决议。随后全国兴起了以突击手运动为主要形式的竞赛运动,1932年参加突击手运动的工人占全体工人的75%。这一运动开展的背景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D.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2022-07-05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杨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仿真押题卷(四)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7 . “以建立工农经济联盟为目标、重视并利用市场机制,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此,苏俄(联)推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农业全面集体化
8 .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B.党政不分C.比例失调D.阶级斗争扩大
2021-10-22更新 | 4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9 . 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苏联D.德国
10 .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坚持片面发展重工业B.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框架
C.改革目标脱离苏联实际D.没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020-12-07更新 | 40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