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以来成立的部分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成立时间总部地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华盛顿
世界银行1945华盛顿
联合国1945纽约
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开罗
世界新闻工作者协会1946布拉格
世界卫生组织1948日内瓦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布鲁塞尔
国际新闻学会1951巴黎
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1952布鲁塞尔
华沙条约组织1955华沙
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维也纳
七十七国集团1964纽约
无国界卫生组织1984伦敦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新加坡
欧洲联盟1993布鲁塞尔
世界贸易组织1995日内瓦
上海合作组织2001上海
世界医护人员联盟2005日内瓦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北京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组织的分类》整理


依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年以来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可从背景、趋势、特点、影响等任一角度提炼主题,展开说明。)
2021-06-02更新 | 25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G7与G20的对比

G7(七国集团)G20(二十国集团)
成立时间19751999
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组成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等二十方
代表性由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组成的“富国俱乐部"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人口占全球的2/3,成员总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75%(2019年数据)
影响力2008年金融危机后遭遇治理乏力的围境,影响力显著下滑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全球治理主要平台,其政策共识和倡议举措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

——摘编自人民论坛测评中心《G20国家全球治理参与能力测评报告》


从表中提取一个信息,拟定与之相关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2021-05-09更新 | 21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是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当世界经济处于下行期的时候,全球经济“蛋糕”不容易做大,甚至变小了,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会感受到压力和冲击。

——摘编自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阅读材料,围绕“经济全球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4年,美、英、中、苏、法等44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以美元为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个体系有两个支柱,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都有天然的制度设计缺陷:向全球持续输出美元,美国就不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而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贸易逆差。但逆差将迫使美国让美元贬值以保护国内产业,进而导致美元无法保持稳定比价。这就是“特里芬悖论”。

特里芬悖论”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上世纪70年代就崩塌了。但冷战的需要要求美国持续对外输出美元,世界银行的职能没有受太大影响。

随着冷战结束,美国不再需要对外输出美元以控制世界版图,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政治职能就变得有点尴尬了。美国贸易逆差越来越大,也让特里芬悖论”更加显性化。这不是世界银行能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世界银行的尴尬》


请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进程,自拟一个论题,概述对“特里芬悖论”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不得照抄原文)
2021-04-19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对欧洲的传统政策,是维持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均势,置身于欧共体之外更符合英国的利益。二战后、英国政府长期将英美特殊关系置于英国对外政策的首选地位,英国如果加入法国领导的欧洲一体化运动,势必难以独立地对美国外交政策施加影响,从而丧失欧美调停人的特殊角色与世界大国的地位。据统计,1957年英国同西欧大陆六国的贸易额只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14%,而对英镑区的贸易则占444%。英国试图建立一个更为松散的欧洲大贸易区,达到既不被排挤出欧洲大陆市场又保留英联邦的特惠制的目的。在这种尝试遭到失败后,英国又联合了瑞典、丹麦、挪威、奥地利和葡萄牙于1960年建立了一个七国小自由贸易区。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较量,英国看到七国联盟无法与欧洲经济共同体相比拟,英国对欧共体的态度在60年代悄悄发生转变。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根据材料提炼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久以来,欧美国家在科幻片领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通过科幻片将他们的价值观传递给其他国家,最常见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或几个超级英雄承担着拯救世界的重任。

而国产电影《流浪地球》中体现了中国亲情观念、奉献精神、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影片表现的价值观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无论是影片中组成联合政府、发动全球数千个救援队抢修“行星发动机”,还是最后各国救援队集体手动推撞针,都让人们看到,当危机来临时,任何一个国家和个人都是渺小的,唯有集中力量形成共同体才有希望。

——摘编自《 人民日报 》评论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论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19世纪中叶1830年,蒸汽机车在世界上第一条客货两用铁路(曼彻斯特一利物浦)运行。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下半叶开始,英法美德等国大量修建海外铁路。英国在“一战”前不仅拥有29个国家的100多条铁路,还试图修建纵贯非洲的开普敦至开罗铁路来串联英国殖民地,并破坏了法国横跨非洲、德国连接巴格达的铁路计划。中国,印度等地人民以各种方式反抗列强对铁路的控制。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发明电力机车,建成电气化铁路。
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末大规模铁路修建主要集中在开始工业化的新兴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独立自主发展铁路,60年代开始在非洲援建铁路。世界第一条高铁线于1964年在日本投运,法国、德国高铁后来居上。
21世纪以来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
2005年中国开始建造高铁。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60%以上,并与17个国家协商计划在十年内修建三条高铁,连通欧亚高速铁路网络。

——摘编自钟准《铁路改变世界》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9-05-01更新 | 652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