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如图反映了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变化。据此可知,在此期间(     
A.国际贸易逐步淘汰了初级产品B.国际贸易的增长刺激了生产的增长
C.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D.世界经济体系促进了出口贸易发展
2021-09-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0年11月15日,在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日、韩、东盟10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国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球经贸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这
A.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B.实现世界经济中心转向亚太
C.标志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D.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3 . 下图漫画出自求是网,该漫画反映出的主旨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B.南北对话缓和世界局势
C.世界经济秩序亟待改革D.逆全球化发展成为趋势
2021-04-19更新 | 660次组卷 | 1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500年前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美元与世界

“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
问题二全球化倒退?

西方国家感到,与新兴世界相比,它们正在失去经济和政治力量。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在发达经济体内部,现在要求在商品、资本和人员自由流动这三个领域重新设置壁垒的呼声越来越大。反移民的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

——《2011年全球化会倒退吗?》

随着各国政府纷纷把国内问题置于全球增长之上,在2011年,全球化似乎会成为一项孤立无援的事业。但在未来几十年里,全球化将重新得到广泛接纳——因为它会给东西方带来互补的益处。

——《全球化进程难以逆转》


(2)你认为全球化会倒退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问题三全球化与未来

材料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有权过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和平、发展和保护环境是互相依存和密不可分的。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需要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0—2011年,东欧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对汇率的担忧使他们有强烈的意愿扩大货币互换规模。2010年12月31日,白俄罗斯因金融危机向某国际组织寻求援助,达成25亿美元紧急贷款的协议。请判断“某国际组织”是(  )
A.B.
C.D.
6 . 读图,图中的数据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世界性贸易摩擦逐步升级
C.发达国家关税收入增多D.发展中国家关税收入减少
7 .
成立时间名称
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2019-01-30更新 | 4176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汇源”是人们熟知的品牌。2004年,法国达能集团联合美国华平基金、荷兰发展银行和香港惠理基金获取了汇源22%的股权;2007年,汇源成功在香港上市;2008年9月,汇源与可口可乐签下收购合约。2009年3月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汇源的这一发展过程不能说明
A.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
B.政府在全球化中应当适时发挥作用
C.资本的跨境流动推动全球化
D.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竞争不利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据所学知识判断,与故事相吻合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体现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开始直至元朝的1500多年是丝绸之路的第一时代,特征主要是:形成了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背靠海洋,面向北方,以长城为中心,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成为对抗、交流、融合的两大主要势力,…… 这一时代,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维系了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在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各种族群、集团、部落、宗教、文化等形成了嵌入式互动格局。……正是这种嵌入式互动才使得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得以形成,也是我们理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
1405年,朱棣派透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时代的开端。这个时代的特点是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对话、交流和交往。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圈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通过三角贸易,欧洲人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用来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再运回欧洲,…… 19世纪以后,西方列强倚恃坚船利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来,中国悠久的丝绸之路由此蒙上一层重重的雾霾。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单位:百分比)
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下图示意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单位:百分比)

——表、图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知识,概括丝绸之路转化的原因,分析不同时代丝绸之路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发生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讥概括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2016-12-13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