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提至历史新高,使美国整体应税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28年的38.8%高到了1932年的接近60%同一年,据研究发现加拿大率先对美国商品加征新关税,并减少与美国的贸易往来,而英国在19311932年也分别通过《非常进口税法》和《进口关税法》,提高了进口关税并限制了美国商品的进入。

——姜超《知往鉴今,上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

材料二   1979年中美建交后,贸易关系有了很大改善。19811983年中美贸易出现波折,主要原因是美国继续对台军售。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当局又把中美相压给予的最惠国待遇与所谓中国"人权问题"挂钩。中国入世以后,中美贸易摩擦频次增多。与此同时,据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商品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有巨大的需求,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日益依赖,双方的经贸实往互补性很强。中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美国来说并非至关重要。19851991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4.28亿美元增加到127亿美元,2017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占其全部对外贸易逆差的47%。特朗普就任后,把中国作为践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焦点国家,发动了史上国家间最大规模的双边“贸易战”,为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摘编自卢荣忠、孙忠《中美贸易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贸易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该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战。
2022-01-0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说到霍布斯鲍姆,一定会马上联想到《年代四部曲》这部享誉世界的杰作。作为一位严肃的英国左派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书中选择严谨的史家立场,为我们描绘出欧洲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第一部《革命的年代∶17891848》∶19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的硝烟中诞生。第二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朴素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1875年,一场空前漫长的大萧条,悄悄滑入帝国的年代。第三部《帝国的年代∶18751914》;帝国的年代是一则写满矛盾的扩张和死亡故事,无与伦比的和平造就出无与伦比的战争。1914年,一场早已预见却无力阻止的世界大战,带来了极端的年代。第四部《极端的年代∶1914-1991》;20世纪,为人类带来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摧毁了我们所有的理想。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解读材料,任选一阶段自拟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2-01-0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四)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二   1944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材料三   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曾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进口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

——以上均摘编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2022-01-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建立机制保障贸易自由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唐代,天宝十年(751年),因唐将高仙芝在中亚的恒罗斯战争失利,唐朝经陆路联系西亚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被切断,只好将对外贸易的重心从陆路转向海路,大概是从广州起航,经越南沿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至巴格达。

——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材料二 1571年,西班牙殖民者占领马尼拉后.建立了以马尼拉为中转站的中国与西属美洲的联系,开始了为时将近250年的大帆船贸易。在此期间,大量生丝及丝绸流入美洲,美洲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西班牙占领美洲以后,大量的人员投入到殖民、征服以及开发金银矿山的活动中,造成了本国制造业与农业的衰落。这种趋势在16世纪中期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为了满足殖民地的日常需求,西班牙不得不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制造业产品。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具备了供给能力。明初苏州府吴江县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

——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材料三   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都把推动贸易自由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并为此做出很大努カ,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区域性经济贸易组织也都致力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大力推进经贸往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使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与往来变得非常容易和快捷,使各国经济对外依存度更加高涨。尽管贸易保护主义还不时有所拍头,甚至盛行,但它仅是汇入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河流中的支流而已,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才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

——蒋和平《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因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转向海上丝绸之路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中国通过海陆两道贸易渠道引进的外国商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影响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例与马尼拉相似的亚洲国际贸易枢纽。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并分析世贸组织成立后国际贸易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021-12-3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前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认为全球化分两个层次,即作为客观历史进程的全球化和当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后者给整个世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灾难,应该用“社会主义全球化”来替代它,即实现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和让世界各国逐渐共同富裕的全球化。他意在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大于好处B.应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C.发达国家掌握世界经济命脉D.全球化应按部班地逐步推进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过程,“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增加了从经济上把本国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机会”,“控制经济信息的,受过高度训练的工作人员能得到王公俸禄般的薪水;特别是贫穷国家成千上万的工人有机会过上体面的生活”。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财富的两极化,生产过剩,最后把世界各国都卷进经济危机中去。具有全球观念的少数精英人物和坚持民族主义的广大民众之间将出现冲突。

——摘编自张谊浩、陈柳钦《当代西才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综述及其反思》


提取材料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观点,围绕这一观点拟出具体的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予以阐述。(要求:列出提取的观点,写出具体明确的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1-12-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目的是有效维护欧亚地区安全。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启动接收伊朗成为正式成员国的程序,并吸收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尔为对话伙伴国。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区域经济集团化走向经济全球化B.世界格局变化冲击原来的世界政治秩序
C.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得到推进D.越来越多亚非拉国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2021-12-2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50—1974年,农业用地单位面积上机械力与人畜力的比率,联邦德国由100:52发展到100:0.38,法国由100:166发展到100:0.73,意大利由100:94发展到100:1.15。这反映出
A.马歇尔计划促进西欧经济的腾飞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渗透农业领域
C.经济一体化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
D.科技进步助推合理农业结构出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