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史料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亚洲和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面对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宣布拨款1000万美元设立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APEC经济技术合作。200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为世界第三,2010年则上升为世界第二,对恢复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史料二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史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在两次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
(2)史料二中的“大变革大调整”指的是当今世界哪些发展趋势?
(3)史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史料二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本质区别?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2022-10-0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4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球化在逆转吗?

有学者认为,作为与全球化相生相克的一个反命题,逆全球化是与全球化此消彼扬、相互掣肘的一种历史进程,尤其在某一具体领域里,逆全球化的勃兴,往往意味着全球化的式微。反之亦然。研究这一问题时,某学者选择了以下几则材料。

材料一   


这幅木雕最先出现在1493年印制的一本小册子上,他可能是歌洲第一幅描绘哥伦布到达美洲的绘画,图中,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德坐在左边,正指挥哥伦布和他的三粮船驶向一个小岛。几乎全裸的土著人(画得比欧洲人身材高大)(见有外族人出现)似乎正纷纷逃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南美洲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白银,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我们之前栽培在美国南部的棉花,现已扩展到了地球上每个温暖地带。

——摘自【英】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大国兴衰》(1865年)

材料三   全球化浪潮发展衍变至今已历500余年,呈现出较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世界知名媒体专栏作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在跨入21世纪之前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全球化1.0阶段,浪成于微澜之间一西方列强抢占发展先机;全球化2.0阶段,风起于青萍之末一国际多边机制异军突起;全球化3.0阶段,山重水复疑无路一“逆全球化”亦已全球化。如套用以上提法,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蔓延之际,全球化有望迈入全球化4.0阶段,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亟待共构建。在新的国际情势下,世界各国理当积极以自身的发展、智慧引导全球化朝着正确的方向砥砺前行。

——摘编自檀有志《全球化的阶段性特征及未来方向》

材料四   人类的全球化历史进程不会因为最近出现的“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全球治理难题等问题而终结、逆转或回到原点,而是意味着全球化的转折或再出发。全球化再出发的时代恰逢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探索,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同时,中国为全球未来发展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方案,并积极构建“一带一路”的发展合作平台。

——摘编自王森垚《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困境及中国因应之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以上四则材料对研究全球化这一问题有何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研究历史问题时,我们应坚持的原则。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前全球化困境下中国迎接“全球化4.0”的合理建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明代白银作为主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致将明代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明代白银货币化最重要的展开方式是赋役折银。贵金属货币流通、循环,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中国巨大的日益增长的白银需求,求远大过于供,向海外的寻求成为必然,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白银货币的扩展,官可以买得,学可以进得,徭役可以代得,有了罪过也可以通过纳银顶罪。银子的价值远远超过了陈腐的本末说教,社会风尚焉得不大改。

——摘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再认识》

材料二   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全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罗斯福的政策刺激了羡国经济的复苏,却“意外”地伤害到了大洋另一端脆弱的中国经济。白银涨价让中国的银元快速增值,直接导致中国商品出口大幅减少,诱发了金融和工商业动荡,大量白银外流,消费市场陷入低迷。

——郎咸平《新帝国主义在中国》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

——洪国起等Kl,k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暂时放弃金本位制带来的影响,当时中国“意外”受到伤害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稳定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近500年来世界历史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进程中,西方世界自19世纪初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西方秩序主导者的接力棒在西班牙、荷兰、英国、美国之间相互交接。西方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基本上是一种“等级体系”。

——摘编自苏长和《从历史维度认识国际秩序的演进》

材料二: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因此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顺应世界格局演变的趋势、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然举措,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和坚实的现实基础。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导致西方秩序主导者发生变动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的努力。
2021-10-26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40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A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中国政府收到怀特和凯思斯计划,就将之当作潜在的财政援助表示欢迎。与怀特提议类似,中国政府支持货币价值需用黄金定值,未经基金理事会同意,汇率不得更改。……在美英最终方案出炉前,中国官员认为中国“应该为弱国说话”,提议鼓励对于“相当落后的不发达国家”的投资。19446月,中国政府派出规模仅次于美国的代表团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成功争取到了国土被侵占国家在决定基金原始平价的灵活度。

——摘编自(美)埃里克.赫莱纳《布雷顿森林被遗忘的基石:国际发展与战后秩序的构建》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推动下,信息、资本和商品在全球的流动加快,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第三轮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兴起。恰好从这时起,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新的时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成功开创了一条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相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就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2010年,中国在超越日本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就是第三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之命运。

——摘编自郑必坚《新时代中国和新一轮经济全球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提出的重建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兴起的条件,并概述中国如何“抓住了新的时机”。
6 . 1992年,国际知名人士发起成立“全球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价值以及全球治理同全球安全、经济全球化、改革联合国和加强全世界法治的关系。该理论
A.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B.顺应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C.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D.抵制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7 . 《1994年人类发展报告》首次对“人的安全”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界定:“人的安全可以说是涵盖了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能够避免诸如来自饥饿、疾病、心理压抑等的长期性威胁;二是保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免于突如其来的伤害性的灾难。”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人的安全”逐渐成为世界政治中的重要议题。据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国际社会关注的安全从国家转移到人类自身
B.国际社会已将人的安全上升到首要价值
C.多极化势下国际政治研究议题发生重大改变
D.新形势下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突出
8 . 2016年英国脱欧、美国大选等国际形势无不涌动着逆全球化的思潮。曾经的“ 地球村”的观念在一些国家正在被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思潮掩盖。根据材料结合漫画( 如图),指出漫画反映了
A.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普世价值
B.西方国家经济都陷入了严重困难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大国的担当意识
D.中国崛起必然危及到美国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
2019-06-10更新 | 3953次组卷 | 65卷引用:专题13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经济区域合作不仅有助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也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区域一体化组织模式上具有创新价值。由于成员国经济发展差别悬殊,决定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一套差别性的法律制度。……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不存在超国家因素机构的统一立法和司法,但却特别强调法律规则的精确性。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作表明,南北关系应是一种双赢而不是一种零和的关系。

——摘编自王春婕《北美自由贸易区模式的创新价值探析》

材料二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加强合作,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织特点,并指出其成功运作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并指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战略所蕴含的共同理念。
2018-03-29更新 | 261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40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C卷-纲要下-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