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书记载:“……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对“渠”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渠”指宋朝的高转筒车,有利于丘陵山地的灌溉
B.“渠”指汉朝的龙首渠,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
C.“渠”指曹魏时期的翻车,它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D.“渠”指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洪、灌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班固《汉书》记载:“以赵过为搜粟都尉。过能为代田,一亩三甽(沟)。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为耦,广尺、深尺曰甽,长终亩。一亩三甽,一夫三百畎,而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其土以附苗根。”下列对代田法解读正确的是
A.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
B.是由个人推广的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C.可以合理利用地力、保苗抗旱
D.是一种适应南方旱作农业区的耕作方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记·河渠书》里记载:汉武帝时“发卒万馀人穿渠,自徵城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东至山岭十馀里间。”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其中的竖井是为了把暗渠中的水引上来
B.西汉时期已经创造了“井渠”
C.体现了中国古代新疆人民的智慧
D.为四川地区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