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这体现了(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
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2023-03-08更新 | 461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专门保护牛耕的法律条文。每年都会评比耕牛,并进行考核,最后根据成绩进行奖罚;对于耕田的牛,如果发现牛变瘦了,还会对使用者进行惩罚。据此可知,当时秦国(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B.振兴经济以富国强兵
C.鼓励进行土地开垦D.精耕细作的农业发达
3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       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 .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铁犁与牛耕的使用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022-10-17更新 | 489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耕作技术开始出现于(     
A.春秋战国B.两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2022-09-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需要土地谷物D.土地和谷物是国家征税的依据
2022-09-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反映出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刀耕火种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男耕女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022-04-02更新 | 122次组卷 | 7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十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该图反映了
A.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B.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
C.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D.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2021-10-22更新 | 40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