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后期常熟人谭晓,因当地“田多洼芜”,低价购买了大量空闲土地,雇佣乡民百余人,“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腾,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视地形、土壤情况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亮昆虫,此类副产品稍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其本人“纤音惮费”,生活节俭,因此“货日益,窖而藏者数万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提供了一个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例,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若干新现象。从材料中提炼一个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如表是唐朝灌溉工程数量简表(单位:个).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长江以北长江以南
中唐以前中唐以后中唐以前中唐以后
982923938

A.中唐后北方政局混乱影响农业生产
B.江南农业已经超过北方
C.长江流域是唐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D.唐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映了
年代案件总数长工案件短工案件
雍正1721—1740401921
乾隆1741—1760813744
1761—1780934350
1781—18001314883
嘉庆1801—1820283107176

A.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人地矛盾相对比较突出
C.商品经济已发展迅速D.清朝租佃关系的产生
2017-05-24更新 | 3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材料说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A.水路交通发达B.苏州府成为地区经济中心
C.市镇经济开始兴起D.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
2017-03-19更新 | 940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