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逸,东汉宜城(今属湖北襄阳)人,在为《楚辞》作注时将“稻”摆在“五谷”中的第一位;郑玄,东汉高密(今山东高密)人,在为《周礼·职方氏》作注时,将“稻”放在末位。可见,两位学者(     
A.都肯定先秦经济成就B.存在农业观念的冲突
C.都关注粮食生产状况D.均注重结合生活经验
2 . 中国古代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诸如:
朝代名称效益
战国(秦)都江堰“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战国(魏)西门豹渠“以富魏之河内”
汉朝白渠“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这些工程的兴建
A.阻碍了经济交流B.不利于商业进步
C.促进了农业发展D.实现了国家统一
2022-07-12更新 | 16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自西周“诺侯无故不杀牛”起,以“禁止私杀牛为内容的耕牛保护制度,便载人中国历代王朝的法律之中。历代法律以牛能否胜任耕作为原则,规定了严格的宰杀标准。历代法律的这一规定(     
A.说明了铁型牛耕技术的普及B.促成了农业经济体系的建立
C.推动了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D.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动力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为云南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东汉陶制水田模型》,外形酷似鸳鸯火锅,一半是农田,一半是池塘,中间还摆放有陶制的鸭子、鱼、荷叶、莲蓬等,一派水乡泽国的繁荣景象,它生动展现了云南先民(     
A.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B.领先世界的农业生产技术
C.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D.庄园化的农田灌溉和水产养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的劳作方式(     
A.大量使用农奴劳作B.采用集体劳作的形式
C.生产技术师徒传授D.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2022-07-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世界各地区的农作物起源分布表
种类起源地区
非洲亚洲美洲
谷类作物水稻、珍珠粟、高粱大麦、小麦、水稻玉米
豆类作物豇豆蚕豆、豌豆、扁豆扁豆
其他作物南瓜、西瓜、葫芦、
棉花
黄瓜、茄子、葡萄、
甜瓜、亚麻
凤梨、南瓜、番茄、
可可、烟草

——摘编自李继东《非洲农业的起源和贡献》


据表可知
A.亚洲较早进入农业文明B.非洲文明曾经领先世界
C.古代文明具有多源特点D.美洲文明演进非常缓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代,“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以下选项最符合题意的是
A.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B.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
C.为古代国家提供了赋税和徭役D.大大提高了手工业生产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我国在西周时期“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是由与那时相适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决定的。那时的经济形态和生产组织形式已是农业国家“村社主义”的成熟形态。能体现材料中“村社主义”内涵的是
A.集体耕作B.家庭生产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国家御戎西北,而仰食东南,东南食不足,则误国大计。请自京东、西及河北诸州大行劝农之法……岁可省江、淮漕(粮)百余万(石)”。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必要性B.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
C.元朝重视发展北方的农业D.明朝的赋税仰仗南北漕运
2022-05-15更新 | 297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第一中学、双十中学漳州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为春秋晚期的牺尊,出土于山西省浑源县,作牛形,牛腹中空,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牛鼻穿有一环。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它体现了贵族的奢靡生活B.当时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C.当地的牛耕技术广泛应用D.牲畜驯化影响了政治生活
2022-05-12更新 | 30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