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结论错误的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③拓片部分内容涉及西周王朝建立 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1222日,举世瞩目的世纪大考古——南宋古船“南海一号”在广东阳江海域成功打捞出水。“南海一号”在前期考古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国与外国间的贸易货品,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金饰、漆器、金属制品等。800年前,瓷器在欧洲被奉为贵族用品,一件中国瓷器运到欧洲往往可以卖到两三百倍的价钱。据估计,倘若“南海一号”当时出海贸易成功,所获利润可养活八万人。专家认为,对“南海一号”进行发掘和研究,可以复原和填补与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段历史空白。

——20071222日《南方日报》

材料二   19世纪德国学者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描写了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并在一张地图中提到了“海上丝绸之路”。其后法国汉学家沙畹在《西突厥史料》中具体提到:“丝路有陆、海二道,北道出康居,南道为通印度诸港之海道”。由此有“海上丝绸之路”之称谓。自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市舶使后,市舶使(一般由岭南帅臣兼任)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注重经济效益,为地方和中央开辟了可观的财政来源。另外,地方豪族和地方官乃至平民也直接经营海外贸易,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CCTV《丝绸之路探秘》

材料三   宋朝一系列对外贸易政策力图达到这样的目的:一是保证市舶司掌握的舶货源源不断地向京师输送;二是尽可能扩大市舶司直接掌握的海外进口商品的数量和价值。宋朝与东南亚国家绝大多数时间保持着友好关系,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第一大港。南宋末海盗活动特别猖獗时则另当别论。

——吴于廑《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1)你认为同陆上丝绸之路相比,“海上丝绸之路”有哪些相对突出的特点?
(2)分析“南海一号”沉没前所处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3 . 明朝万历年间,石门镇(浙江嘉兴府)有油坊二十家,“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据此可推知,当时榨油业
A.由官商共同经营B.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C.新生产方式产生D.受官府严格控制规模
2020-12-09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2古代中国的经济(分层训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两汉B.唐朝C.宋朝D.明中叶以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诗词谚语作为史料来源之一,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诗词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诗词或谚语解读
A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B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C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青瓷的美丽色彩
D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边境战争阻碍宋代经济发展
A.AB.BC.CD.D
6 . 如图为河套地区出土陶冥器的汉墓数量变化图(单位:座)。据此推断,汉代
A.河套地区官营手工业发展慢B.手工业区域分工较为明显
C.对北疆区域的开发相对滞后D.河套地区手工业有所发展
2020-11-21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学者朱绍侯指出,东汉时期的地主庄园"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但是当东汉末年天灾频发、爆发大规模的自耕农起义时,田庄中的农民却没有响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田庄中的农民没有行动自由B.庄园接纳了大量难民为劳力
C.大土地所有制比小农更先进D.豪强地主势力被政府所压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春秋时期
A.铁器在农业上得到普遍使用B.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炼铁技术
C.铁器已替代木石器和青铜器D.铁器使用促进了生产关系变革
2020-11-21更新 | 11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B.南宋时青花瓷销往海外广受好评
C.南宋时青瓷和白瓷大量从海外进口D.南宋时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五大名窑
10 . “南海一号”沉船考古

1987牟,“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宋代在福建沿海建造的“福船”,这种船舶“底尖上阔,首尖尾宽”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适合于远洋航行。

从船头位置和船上所载文物来看,这艘船应该是从福建泉州驶出,赴今新加坡、印度等地和中东地区进行贸易。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为主,已发现13000余件。经过考古识别,这些外销瓷主要由江西、浙江、福建的民窑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可能是外国人“来样定做”,如棱角分明的酒壶、喇叭口大碗、首饰盒等等。除了瓷器以外,还发现了一万多枚铜钱,时间从汉代到南宋都有。



观察阅读以上的图文,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