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个历史时期武状元(有籍贯可考者)空间分布核密度图。该时期是:(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2-07-26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2(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到图2中的一种变化趋势,并阐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要求:趋势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2-08-30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2022-02-17更新 | 957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1、图2、图2分别为中国古代汉、唐、明清时期的商业中心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图中商业中心分布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对此历史现象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秦汉、南宋、清朝)的宰相籍贯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余意峰《中国历代宰相籍贯分布的时空变迁规律》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宰相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6 . 图1、图2、图3分别是两汉、北魏、明代的都城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1、图2,分析西周到隋唐时期一直定都在长安至洛阳一带的原因。
(2)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和意义。
(3)据图1、图2、图3,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王朝都城迁移的趋势。
2020-07-12更新 | 5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7 . 图1、图2分别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清朝前期移民方向示意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比较图1、图2,提取两幅图中有关人口迁移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8 . 图1、图2、图3分别是唐代、宋代及清代各地书院数量分布示意图(注:图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各地书院的数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邓洪波《中国书院史》


(1)比较图1和图2,指出宋代书院分布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说明清代书院发展带来的影响。
9 . 从南宋楼臻《耕织图》始,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如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者重视教化劝农B.经济文化格局的影响
C.政治中心的逐渐南移D.汀南耕作技术最发达
10 .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
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2019-05-28更新 | 540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市级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