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产的是(     
A.B.
C.D.
2022-11-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使用绳索软套、发明短辕的蔚犁以及耕耙耱技术。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受江南先进技术的启发D.良好政治环境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接下来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产生D.铁犁牛耕已经得到了应用
4 . 下列图1和图2所示“水排”和“筒车”的出现,其共性是
A.都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B.都体现了灌溉技术的发展
C.都体现了生产动力的改进D.都体现了耕作技术的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这组作品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

采桑图   耕种图      牧羊图
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B.社会生产多元并存
C.家庭经济农牧互补D.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6 . 元代王祯《农书》“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止回旋,惟人所便。”材料中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
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
2022-02-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这些规定
A.标志着中华法律体系确立B.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8 . 北宋诗人沈辽赋诗日:“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雁翅插修筑,随流得深酌。升降岂无势,长江怒相薄。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人间有机事,由来生巧恶。善彼汉阴老,忘怀抱纯朴。”作者意在
A.感叹提花织机技术精巧B.赞美翻车灌溉高效便农
C.倡导顺应自然返朴归真D.推崇水排冶铁动力强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90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