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1 . 汉初,畜力比较缺乏,政府禁止杀牛和盗牛,规定凡是偷盗牛马者,将处以重刑。而到汉武帝时,“始开三边,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B.农业耕作技术不断革新
C.生产逐渐恢复并发展D.食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 . 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农牧界线的变化反映了(     
A.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政府边疆政策的施行
C.两种文明之间的交融D.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
2023-02-06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中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两张图分别呈现了汉代北方地区与唐朝江南地区的犁耕工具,后者相较于前者(     
A.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B.改变了家庭式劳作方式
C.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推动小农经济根本变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汉朝农耕生产的是(     
A.B.
C.D.
2022-11-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出土文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列文物图片解读正确的有(     

①春秋战国时已经使用铁农具 ②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步推广 ③春秋战国时耕作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④春秋战国时冶铸业获得划时代的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2-10-2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陆续建成,魏国西门豹兴建引漳灌邺的水利工程,魏国还利用春秋时期修建的“鸿沟”将黄河和淮河连接起来。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统治者的高度重视B.中央集权制形成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科学技术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年来,湖北西部地区发掘出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器情况如表所示。据此推论正确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湖北西部地区(     
年代地点器物
春秋时期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两件铁锸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其沱遗址一件铁镭
战国时期湖北宜昌朱家台遗址一批铁器,主要为农具
春秋时期湖北宜昌上磨垴遗址一批铁器,有镭、锋、刀等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秭归张家坪遗址二十余件铁器,有锸、斧、锋等
A.大土地所有制瓦解B.冶铁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
C.生产方式经历变革D.私营冶铸业获得快速发展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如发明了畜力牵引的铁齿耙、使用绳索软套、发明短辕的蔚犁以及耕耙耱技术。对此,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C.受江南先进技术的启发D.良好政治环境的推动
10 . 下图所示可用来研究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     
A.农业生产的多样化B.百姓的农耕定居生活
C.养蚕缫丝技术进步D.小农经济已基本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