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公元前2世纪,中国发明了一种农业工具,只需要用一头牛、一匹马或一匹骡子来驱动,并按可控制的速度将种子播种成一条直线,从而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该工具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土壤湿度情况)确定耕作时间。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
A.因时耕作,集体劳动
B.分工细致,技术先进
C.重视农时,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019-03-05更新 | 846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必修科目)历史试题
3 . 一民间歌谣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对此类灌溉工具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于三国时期
B.首推于江东地区
C.以水力作为动力
D.使用于冶铁行业
2019-03-04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如东中学、栟茶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的是

A.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男耕女织的生产状态
C.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019-02-22更新 | 470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片是我国古代某农业工具。该工具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促进曹魏时农业发展
C.标志着犁耕技术成熟
D.推动了冶铁技术进步
6 . 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指出:“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下列所示的耕作方法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226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2019-01-30更新 | 64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诗曰:“农人力已勤,要在布嘉种,手持高斗柄,咀泻三犁垄。月下叱黄犊,原边过废冢,安知侠少年,玉石金羁拥。”(梅尧臣宋)这一记载中的生产工具是
A.
B.
C.
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清宋树森“伏龙观观涨”一诗云:“我闻蜀守凿离堆,两崖劈破势崔巍,岷江至此画南北,宝瓶倒泻数如雷。”诗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井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