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的进步和水利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下列有关古代农耕技术和水利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南方普遍采用铁犁牛耕技术
B.战国时期修建沟通漓水和湘水的灵渠
C.西汉时期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灌溉法
D.东汉时期出现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2021-10-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A.春秋时期、战国时期B.春秋时期、秦朝
C.战国时期、西汉D.战国时期、东汉
3 .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趋势正确的是
A.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一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
D.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
2019-05-07更新 | 151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汉武帝晚年悔征伐之事,封丞相为富民侯,又下诏说,方今之务在于力农,任命农学家赵过为搜粟都尉(掌管军粮的官职),赵过发明耦犁耕作法,“用耦犁,二牛,三人”,关于材料信息,说法错误的是
A.封富民侯,体现汉武帝尊崇儒家民本思想B.汉武帝反思征战,强调农业生产
C.耦犁的出现显示了人力、牛力协作的扩大D.二牛三人的耕作,利于山地的开垦
5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中水利一直由三大渠系组成,即以泾水为水源的引泾渠系,以渭水为水源的引渭渠系,以洛水为水源的引洛渠系,如图中的郑国渠沟通了
A.泾水和渭水B.泾水和洛水C.渭水和洛水D.洛水和浐水
2020-01-2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战国策》记载,秦国“以牛田”,就是用牛耕种。据此可知
A.牛耕出现于春秋时期B.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
C.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D.秦国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
7 .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周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   
A.隋唐大运河B.都江堰C.郑国渠D.灵渠
8 .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关中农民”、“暗渠”、“竖井”、“明渠”、“干旱地区”等词或词组所表达的历史概念是
A.“井渠法”
B.郑国渠
C.都江堰
D.高转筒车
9 . 下图为曲辕犁复原图,该犁将长直辕改为短曲辕,加装犁评,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改进了犁壁。这种犁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曲辕犁最早出现于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2021-1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不误农时”的思想
2019-05-10更新 | 101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临安区昌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