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西域本无此法,及汉通西域,以塞外乏水,且沙土善崩,故以井渠法施之塞下。”材料所说的井渠是
A.战国时期郑国主持开凿而成
B.汉代关中农民所创造
C.今流行于新疆一带的灌溉工具
D.东汉南阳太守杜诗所发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时期,今辽宁、甘肃、四川等省份以及更远的一些地方都有铲、锄、镰、铧等铁质农具,而且铁犁铧数量很多,但宽窄大小都不一。这一现象表明
A.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犁耕技术B.政府政策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C.中原文明向偏远地区的扩展D.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诞生
4 . 明清时期,中国人仍然以米、麦为主要粮食。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3亿多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近代以前,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
A.在全国广泛种植国外高产农作物
B.发展租佃经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D.发展工商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5 . 大地回春,农事初始,正是田间地头春耕忙。这样的场景在千年以前的敦煌壁画中早有写照。如图中壁画分别来自敦煌莫高窟445和23号窟,据考证均作于盛唐时期。图一所示农具在敦煌壁画中只此一幅,其余多为图二的样式。对这一现象,推断较为合理的是

图一 曲辕犁                            图二 长直辕犁
A.当地基本完成了先进农业工具的革新
B.西夏的兴起导致西北农业大幅度衰退
C.曲辕犁不适合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环境
D.政府开始在西北地区大力推行均田制
2021-01-3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图片是江苏地区泗洪(左)和睢宁(右)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从中可以得出的是
A.两副拓片中耦犁均有一人牵牛一人扶犁
B.东汉时期牛耕已经普及到江苏地区
C.江苏地区已经出现较轻便的一牛挽犁
D.农耕技术的改进提高了农产品亩产量
8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2021-08-31更新 | 111次组卷 | 4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9 . 水利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下列选项中属于战国时期在关中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井渠”C.都江堰D.灵渠
2022-07-0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它开始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019-03-30更新 | 163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