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下表是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载。该表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时间出处记载内容
南北朝《齐民要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南宋《 农 书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明代《沈氏农书》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A.精耕细作B.耕地充足C.男耕女织D.集体劳作
2 .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如表所列,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生产工具、技术及劳作方式
灌钢法、匣钵、坞堡
翻车、提花机、水排
筒车、支钉、曲辕犁
铁犁牛耕、铁犁铧、双镰铁范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①③D.④②③①
2022-06-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崔寔《政论》记载:“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的“其法”是指
A.一牛挽犁法B.曲柄锄除草法C.耧车播种法D.曲辕犁耕作法
2022-03-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留存于世的壁画是洞窟内的灵魂。壁画所展现的内容丰富动人,栩栩如生,如图为其中的一幅农民耕作的场景。据如图可知
A.农民使用的农具为两牛牵引的耦犁
B.古代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农民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耕土的深浅
D.农业耕作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发展
7 . 西汉时期的关中被称为“天府之国”,司马迁曾评价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下列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之一是
A.都江堰工程的修筑B.灌溉渠道规划合理
C.均田制的大力推行D.一牛挽犁技术运用
2021-01-1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牛耕技术的普及是在汉代。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战国策》中有“以牛田”的记载B.《汉书∙食货志》赵过制作耦犁的记载
C.东汉时期画像砖上的一牛挽犁D.陆龟蒙《耒耜经》记载的曲辕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2019-01-30更新 | 182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下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结合所学,指出下列各项中与之相关的是

①土地私有促进耕作技术发展   ②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③挽犁便于牛耕的普及和山地的开垦 ④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2021-02-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