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经济曾经有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下列图片所示成就,按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2 . 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 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D.古代农业生产尊重自然规律
3 . 下列水利工程或灌溉工具按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翻车   ②龙首渠   ③灵渠   ④都江堰
A.②③④①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
2022-12-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松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的灵渠;东汉政府治理黄河水害上有显著的成效;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明太祖时,兴修塘堰近五万处。这反映
A.从秦以后,兴修水利工程已制度化
B.兴修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职能
C.兴修水利工程促进全国统一的作用
D.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私欲
5 . 汉有民谣曰:“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观察下图(局部),该民谣所述的工程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6 . 下图是西周康侯斧及铭文拓片,“康侯”指周武王的弟弟姬封。该实物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周(     

①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②宗法制、分封制的推行③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④早期文字的产生与成熟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华阳国志》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河渠书》载:“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以上史籍记载的两大水利工程
A.皆位于灌溉发达的关中地区
B.都是春秋时期水利工程的典范
C.沟通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
D.为秦完成统一大业创造了条件
8 . 我国农业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这一时期南方出现的农具有
①曲辕犁   ②水排   ③立井水车   ④高转筒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2021-08-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牛耕
B.铁农具
C.曲辕犁
D.筒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是历史认识的基点。战国时期,咸阳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因素有
A.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
B.王景治理黄河以解除水患
C.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D.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灌溉农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