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策》记载平阳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这段记载反映了
A.战国时期牛耕技术逐渐普及全国
B.水路成为主要运输方式
C.秦国已经采用牛耕技术
D.秦国统一六国已是民心所向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注:铁搭:农具名。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3 . 《史记河渠书》记载:“……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之水,溉泽卤之地四百余顷,顷收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中的“渠”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019-03-1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绍兴上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出现由近及远的排列应是

①《便民图纂》中的“采桑图”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2018-09-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2019-01-30更新 | 182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如图是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拓片,著名历史学家顾峥炀经仔细研究该图得知当时

A.米脂率先采用铁犁牛耕
B.中国已有耦犁耕作技术
C.牛耕技术已经普及全国
D.陕西农业产量领先全国
2019-06-05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牌头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018-06-09更新 | 10764次组卷 | 9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发明、创造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2
(1)请对应写出图1、图2所示生产装置或生产工具的名称。它们分别开始出现于中国历史上的什么朝代?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应用于生产的意义。
材料二

(2)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图1、图2分别能反映其中哪两大发明?这两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8-03-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汉代画像拓片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再现了西汉农家生产场景
B.已出现小农户个体经营的生产方式
C.一牛挽犁取代了二牛抬杠
D.出现了便于控制耕土深浅的曲辕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