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2020·浙江·一模
1 . “周轮排短筒,俯吸仰而沛。夹岸饶农田,接竹引其内。”这首唐诗描述的农业工具是
A.水排B.筒车C.水转翻车D.立井水车
2020-04-22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0年3月高考选考联考历史试题(C)卷
2 . 崔寔《政论》记载:“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的“其法”是指
A.一牛挽犁法B.曲柄锄除草法C.耧车播种法D.曲辕犁耕作法
2022-03-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
2021-08-21更新 | 8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杭州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耕地面积增加
C.水利灌溉发达
D.注重精耕细作
2019-08-11更新 | 222次组卷 | 26卷引用: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1551年到1722年的江南市镇,苏州府有128个,松江府有113个,著名如吴江的盛泽、南汇的周浦、湖州府的菱湖、嘉兴府的濮院、乌程的乌镇和南浔……由宋元时代的村市、草市、墟、会等发展过来,往往在多个村庄的中心地带。明江南地区“商贾占籍者亿万计,生凿日繁,贸迁易众,卒有世镇”,正德年间松江府青浦县的朱家角“商贾凑聚,贸易花布,为今巨镇”。在江南地区,史载“鬻诸双林镇,为织包头纱之用”,嘉定“新泾镇为棉花管履所集”,嘉善千窑镇“民多业陶,甓埴繁兴,贸迁日夥”。在17 世纪,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就运出景德镇等中国瓷器1600 万件。制瓷业的发展不仅带来巨额的利润,也带来了更多的自由雇工。……嘉兴府还出现了“质库”。(注:“质库”, 主要经营典当、贷款业务,兼及存款、钱票发行等其他事项。)

——据(美)罗兹·墨菲《亚洲史》、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樊树志《晚明大变局》等编写


(1)阅读材料一,试从耕作工具、方式、动力三方面描述中国古代农业的演变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古代中国国内“市”的发展线索。概括明代中国经济的新特点 。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汉代D.唐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汉代关中水利工程修建,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使得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下列与汉代关中水利事业相关的有
①农民创造“井渠”   ②开凿郑国渠   ③王景治理黄河   ④合理规划灌溉渠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曲辕犁的推广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高转筒车的出现
2017-04-21更新 | 421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