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 50 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 15 个省区。该材料反映了
A.东汉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B.东汉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C.东汉开始出现一牛挽犁技术D.中原是当时经济中心
2020-12-18更新 | 40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以下生产技术或生产方式的发展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耕作方式:锄耕——刀耕——犁耕
②制瓷工具:坯车——匣钵——支钉
③现代科技: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
④商业模式:百货公司——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古代中国耕作与灌溉工具的发展”示意图。标序号的内容中有一处时代对应错误,它是
A.①B.②C.③D.④
4 . “渠约长120公里,其走向大致与渭水平行,在渭水之北,它自咸阳之北往东北伸向黄河支流洛水。…据说是为了诱使秦将其物质和精力耗费在建造一条灌溉河渠上。¨此渠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020-03-31更新 | 279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5 .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强大动力。下表所列工具及技术,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生产工具及技术
翻车水排提花机
筒车曲特犁支钉
磨制石器陶纺轮坯车
铁柬牛耕铁农具双镰铁范
A.③①②④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6 . 《甲子语溪闵雨四首 其一》云:“塘中龙骨高数层,龟坼田中纵复横。青裙箬笠倚车卧,但有空车无水声。”该诗句中提及的生产工具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归纳概括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以下选项中主题与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主题内容
A早期国家的制度建设禅让制 井田制 分封制
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铁犁牛耕 龙首渠 筒车
C不断完善的监察体系御史台 台谏合一 内阁
D赋役制度的发展演变上计制 两税法 摊丁入亩
A.AB.BC.CD.D
8 . 清代关于棉花种植的石刻文献中记载:“清明后,淘取坚实者沃以沸汤,俟其冷,和以柴灰种之。宜夹沙之土,秋后春中,频犁取细,列作沟塍。种欲深,覆土欲实:虚浅则苗出易萎。据此可知
A.古代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B.曲辕犁适应了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C.农业生产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D.某些落后地区仍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
2021-02-0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载。该表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时间出处记载内容
南北朝《齐民要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南宋《 农 书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明代《沈氏农书》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A.精耕细作B.耕地充足C.男耕女织D.集体劳作
10 . 秦汉时期,关中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促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①铁犁牛耕使用
②都江堰工程修筑
③井渠的出现
④丝绸之路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