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祯《农书》记载一种“龙骨车”:“今农家用之溉田。……凡临水地段,皆可置用……水具中机械巧捷,惟此为最。”下图所示与此相符的是(     
A.B.
C.
D.
2 . 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褥”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植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B.牛耕方式的普及
C.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
2021-01-02更新 | 992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2020-03-07更新 | 639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0学年温州十校高三上学期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水轮赋》描写古代一生产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奔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该生产工具是
A.翻车B.筒车C.曲辕犁D.水排
2022-01-2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一般认为汉代铁质农具已经普及,重要的证据是从四川凉山到安徴寿县,从北方的辽宁到云南丽江都有铁农具出土。也有学者认为汉代铁农具并未普及,当时实行盐铁官营,不考虑平民的需要,汉代文献《盐铁论》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啖食”。下列对此评论最为合理的是
A.要判断铁农具是否普及有待更广泛的考古发掘
B.没有普及的结论符合西汉贫富分化严重的事实
C.西汉盐铁官营制度下普通农民不可能使用铁农具
D.观点分歧很多时候其实是概念和含义界定的分歧
2021-05-21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瑞安市上海新纪元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热身卷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草运输困难,秦始皇命监御史禄主持开凿水渠。该水渠利用湘江、漓江源头相距较近,水位差仅数米的自然条件,横断湘江,另开南、北两条分水渠…到了明代时,官员重修该水道,仍认为它“当南服往来喉舌之地。田畴之灌溉,舟楫之通塞系焉。”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兴安县志》

材料二   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作用于农事活动开始的。农具演变是与农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纵观农具发展历史,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点毫无疑问。然而农具的形态和功能在其后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局部的改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苏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1)指出材料一中“水渠”的名称,并概括该“水渠”修建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汉代农业耕作技术进步的史实说明“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古代中国农具形态和功能“没有太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
7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2018-06-03更新 | 452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农业生产力有重大突破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
C.西晋统一促进经济发展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汉代D.唐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曲辕犁的推广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高转筒车的出现
2017-04-21更新 | 421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