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唐代南方人民发明了灌溉工具连筒,它是用粗竹相连,打通竹内关节,用以引水,它能够架越涧谷,把水引到对岸。杜甫在《春水》中曾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重视农业工程建设
B.小农经济下的水利特色
C.手工业与农业密切结合
D.文学折射了经济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耒耜经》,唐后期江东地区已使用犁地、碎土、去草、平田等各种农具,加上从岭南引来的耖(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由此形成一整套生产技术措施。据此不能直接得出唐代
A.该技术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
B.农具和技术在区域间交流传播
C.江东农业体现精耕细作特点
D.农耕技术已初步形成完整体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窃惟四民之中,惟农最苦。农夫寒耕热耘,霑体涂足,戴星而作,戴星而息。蚕妇育蚕治茧,续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而又水旱霜雹蝗蜮间为之灾,幸而收成……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矣。农夫蚕妇所食者糠籺而不足,所衣者绨褐而不完,直以世服田亩,不知舍此之外更有可生之路。

——(宋)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二 在传统时代,所谓农业生产结构,其主要生产要素可归纳为四项:(1)耕地;(2)作物;(3)农具;(4)劳力……中国的传统农业,无论从其现实的经济效益,还是潜在的发展可能,它自身不是不能转变,而是其“自转变”的通道,受到来自帝国政治、经济体制的阻扼,被堵塞以至堵死。……农业经济效果、历史效应,不只取决于它产生的内环境,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司马光认为“惟农最苦”的原因。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农民“不知舍此之外更有可生之路”的政策性因素。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认识。
2018-05-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B.商周时期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C.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D.春秋战国时期水利设施的修建和完善,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2018-05-2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5 .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度地,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它水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该“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
2018-05-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五市十校2018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

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三: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相辅相成,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关系?形成了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2018-05-2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农业生产技术成果属于西汉时期的有
①耦犁 ②翻车 ③代田法 ④耧车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 . 据《马先生传》记载,"居京都,城内有地,可以为园,患无水以溉。先生乃作翻车,令童女儿转之,而溉水自复,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文中马先生(马钧)是哪个时期人?
A.西周
B.秦汉
C.三国
D.隋唐
2018-05-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2018-05-2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涝则杜塞水门,使川西之人不知饥馑。诸葛亮曾征丁千余看护”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六辅渠
2018-05-2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