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21-01-22更新 | 299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 . 《易》言神农氏斫水为耜,揉木为耒。《国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咀铸锄斤,试诸壤土。”《左传·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记载:“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南)之麦。秋,叉取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之禾。”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C.诸侯之间割据混战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4 . 春秋战国时,“天子举以大牢,祀以会;诸侯举以特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而在乐府诗《羽林郎》中,民女胡姬却可以“春日独当垆”,奴仆冯子都可以食用“金盘脍鲤鱼”。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汉代无为而治的理念B.汉代等级观念的淡化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5 . 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
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2019-10-18更新 | 81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农业现实。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时期图像名称牛耕法耕犁
初唐陕西三原季寿墓壁画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
盛唐敦煌23窟牛耕图一牛牵引直辕犁
敦煌445窟牛耕图二牛抬杠曲辕犁
晚唐安西榆林窟25号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

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
B.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
C.唐朝犁耕形式多样
D.晚唐铁犁牛耕推广缓慢
2019-04-09更新 | 659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4月第2周周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记载,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年间,尽管冀鲁豫三省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垦,但三省耕地总面积仅增长了30%,而同期人口数量则增长4倍还多,人均耕地从明代的12亩降至仅3亩。“冀鲁豫三省”的这一状况
A.促使土地所有和经营更加分散
B.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C.导致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D.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佃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
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2019-02-27更新 | 3111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山阳中学2019届高考5月模拟试卷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节气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2021-04-12更新 | 701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4届陕西西安铁一中及国际合作校高三下期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18-07-07更新 | 31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陕西省榆林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