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2 . 据考古报告,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表
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藤县宏道院、藤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据表可知(     
A.汉代牛耕使用范围得以扩展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领先
C.汉代陕西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D.汉代牛耕使用范围遍及全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为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瓣(拔去田草)秧图。由此农事图可知,汉代
A.家畜饲养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B.庄园经济经营范围广泛
C.农业生产重视土地的中耕管理D.政府大力推广农耕技术
2022-05-1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全国乙卷
4 . 下图所示为根据李约瑟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整理并统计得出的我国古代历朝兴修水利工程的年平均值(单位:个)。该图可用于说明(     
A.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B.南方水利工程逐渐多于北方
C.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愈加重视D.农业在封建经济中地位突出
2022-11-27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如图是汉朝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朝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二牛抬杠。这表明
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力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有农业发展
2022-06-03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接下来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产生D.铁犁牛耕已经得到了应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河西走廊地区有许多魏晋十六国墓葬,墓中壁画遗存有诸多“牛耕”图像(图2,图3)。图像艺术表达方式夸张,体现了西域风格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向西北地区拓展B.中原人口大量迁往边疆地区
C.中原和西域经济交流条件成熟D.农牧互助缓解了人地间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是山东滕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该图反映了
A.一牛挽犁技术逐渐兴起B.耦犁出现推动山地的开垦
C.二牛抬扛技术仍在应用D.新式农具大量出现
10 . 下图为河南南阳市邢营汉代画像石墓出土的“耕耘乐舞百戏图”。图的下层右端为耕耘图:右部为一农妇,梳髻,着长襦,左肩掮锄,柄端系一壶罐,锄部挂一篮状物,似在担浆送食。其前为庄稼地,长满禾苗,田间一农夫,头戴尖顶冠,裸露上身,正努力耕耘。据此可知,当时
A.农耕技术向中原地区扩展B.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形成
C.土地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D.生产中呈现小农经济模式
2022-01-10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