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出土于东汉的画像砖(局部),整个画像砖描绘了多人从事狩猎、纺织、酿酒(包括汲水、运粮、烧煮、装坛发酵等环节)、饲养家畜的情景。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A.手工作坊初具规模B.庄园里的生产情形
C.男耕女织分工协作D.生产商品化程度高
2 . 《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被称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下面两幅耕织图可以用来说明(       

   《南宋耕织图》                                        《乾隆御制耕织图》
A.科普画册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B.我国古代农业长期位居世界前列
C.用绘画形式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原貌D.小农经济制约了农业技术的进步
3 . 下图是战国时期一处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地理位置图。由此可知,该工程的修建(     
A.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的发展B.加速了秦朝统一越族地区的进程
C.使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D.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实施
4 . 目前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演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这反映了汉代
A.农耕文化向北方拓展B.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C.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D.政府推动耕作技术革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示意图,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


     图1                                   图2
A.耕作区域扩大B.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C.农用动力革新D.精耕细作模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石制农具渐趋消失B.冶铁水平领先世界
C.农耕技术的发展情况D.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
2020-08-2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
A.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21-01-22更新 | 298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右侧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马和牛被驯化,畜力代替人力B.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铁犁牛耕的应用D.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9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B.减少犁耕依赖C.生产日趋专业化D.注重精耕细作
2020-09-22更新 | 207次组卷 | 6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以下为秦汉时期某地包括犁铧、锸、钁、铲、锄等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图,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官营冶铁业已非常发达B.铁制农具得到全面推广
C.农业生产重视精耕细作D.我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