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1 . 《齐民要术》载:“(汉)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所指的农具
A.便于山地开垦,扩大耕地面积B.用于开沟播种,提高劳动效率
C.方便除草培土,保持土地肥力D.可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是山东滕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该图反映了
A.一牛挽犁技术逐渐兴起B.耦犁出现推动山地的开垦
C.二牛抬扛技术仍在应用D.新式农具大量出现
4 . 如表是根据考古资料统计的汉朝出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农具类别农具种类所占比例
初耕农具铁犁、钟冠、土61%
中耕农具铁锄、铁铲、铁杪7%
播种农具耧车、犁钟22%
收获农具铁镰10%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
C.官私手工冶铁业很发达D.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所示的生产工具出现在唐代江南地区,宋代进一步将其完善和普及。这一技术的革新
A.只适用于江南的水田区域B.标志着中国耕犁技术臻于成熟
C.为江南地区开发奠定基础D.大幅度提高了农业播种的效益
6 . 西汉《盐铁论·水旱》记载:“家人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貰(赊欠)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据此可知(       
A.铁犁牛耕在汉朝开始推广B.手工业品工艺高超而深受农民欢迎
C.小铁匠与农民结合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D.官营手工业作坊是冶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7 . 清代蒋炯在他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以人运车车运辐,一辐上起一辐伏。辐辐翻水如泻玉……小以手运大以足,足心车柱两相逐。左足才过右足续,踏水浑如在平陆,高田低田足灌沃。不惜车劳人力尽,但愿秋成获嘉谷。”他所描述的工具是
A.水排B.桔槔C.翻车D.筒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016-11-18更新 | 2023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1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一学期八校联考历史试卷
9 . 有学者认为,两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飞跃时期,这从当时农田耕种面积的不断扩大,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及农田水利的普遍兴修等方面,都显示了出来。下列各项中,能够用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①关中农民创造了一种“井渠”
②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
③出现了较为轻便的一牛挽犁
④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葚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B.传统农业的生产经验丰富
C.政府提倡精耕细作D.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
2020-01-04更新 | 528次组卷 | 33卷引用:考点08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备战2019年浙江新高考历史考点一遍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