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2 . 下表是中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文献记载。该表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时间出处记载内容
南北朝《齐民要术》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南宋《 农 书 》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
明代《沈氏农书》宁可少而精密,不可多而草率。
A.精耕细作B.耕地充足C.男耕女织D.集体劳作
3 . 下图为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墓葬中的一组砖壁画图案。该史料可用于研究这一时期(     
A.人物画成为绘画主题B.经济重心的转移
C.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D.民族矛盾的减弱
4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插、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D.小农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接下来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产生D.铁犁牛耕已经得到了应用
6 . 中国古代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诸如:
朝代名称效益
战国(秦)都江堰“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战国(魏)西门豹渠“以富魏之河内”
汉朝白渠“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这些工程的兴建
A.阻碍了经济交流B.不利于商业进步
C.促进了农业发展D.实现了国家统一
2022-07-12更新 | 161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中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学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研究发现,在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砖中,山东地区的多呈现王公赏乐、宴乐场景,且田地里劳动者数量众多;而陕西地区多是农牧生活场景,画有家禽或家畜,画面中人的数量并不多。这反映出当时(     
A.农耕经济占据主导B.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C.牛耕技术尚未普及D.社会贫富差距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考古资料统计,汉朝出土的铁农具种类及比例如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农具类别初耕农具中耕农具播种农具收获农具
农具种类铁犁、铧冠、鈄(bi)土铁锄、铁铲、铁耖(chao)耧车、犁铧铁镰
所占比例61%7%22%10%
A.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B.铁农具的使用范用扩大
C.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D.开始使用铁制耕作农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农作图生动地反映了敦煌地区各个时期的农业生产场景。下图为壁画中唯一的唐朝曲辕犁耕作图,其他壁画中出现的都是直辕犁,也没有安装犁壁。据此可知,该地区
A.地理环境影响了农业生产B.畜牧业经济占据了优势地位
C.生产力发展水平趋向衰退D.生产方式深受江南地区影响
2022-03-05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秦汉以来,创造了型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前期,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
A.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D.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