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表为秦汉中央设置的部分官职及职责,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朝代官职职责
都水长丞掌“陂池灌溉,保守河渠”。
西汉水衡都尉“掌上林苑,有五丞”,并负责林业方面的管理。
东汉河堤谒者“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

A.政府重视生态资源保护利用B.统治者对资源进行巧取豪夺
C.北方中原地区生态状况良好D.封建政权机构专业分工细致
2022-03-18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战国策》记述秦晋之地农业繁荣,考古工作者在属于这一地区的河南辉县魏墓、河北武安赵城遗址、山西侯马及陕西蓝田等地都发现有呈“V”型的犁铧,并在齐燕所在的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和薛城遗址、河北易县燕下也发现了同样的犁铧。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到了全国B.犁耕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C.牛耕最早出现在晋国和秦国D.《战国策》记载都是事实
3 . 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B.C.D.
4 . 《孟子》说:“深耕易耨”。《韩非子》说:“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吕氏春秋》说深耕可使“大草不生,又无螟蜮”,使禾、麦得到好收成。当时“深耕”得以普及的主要条件是
A.农学研究的重大突破B.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
C.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D.二牛一人耕作法的推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动力的革命是指
A.青铜器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C.铁器的使用D.灌溉事业的发展
2020-04-14更新 | 20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019-06-08更新 | 14635次组卷 | 220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到下图的变化中,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开始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牛耕发展到人耕
2018-06-1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铁犁牛耕的运用
C.赋税制的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2018-06-07更新 | 529次组卷 | 27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体现的是西汉时期的农耕技术。这一技术
A.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B.改善了农作物生长环境
C.缓解了耕地紧张的问题
D.加强了对农作物的管理
2018-05-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5月)综合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出土的一组壁画。这反映了当时
A.牛耕始于甘肃地区
B.北方农业生产的精细化
C.曲辕犁已普遍推广
D.全国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