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这体现了(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
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2023-03-08更新 | 45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据《九章算术》记载,汉朝牛价很高,“牛一头直(值)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价格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时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小农经济的形成使牛增值
C.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D.精耕细作方式的不断发展
3 . 下表所示为西汉时期的部分记载。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时间记载
汉文帝十二年“冬,十二月,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大兴卒塞之”
汉武帝元封二年“是岁,上使汲仁、郭昌二卿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决。天子自泰山还,自临决河,沉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卒填决河”
汉成帝河平三年“河复决平原,流入济南、千乘,所坏败者半建始时,复遣王延世与丞相史杨焉及将作大匠许商、谏大夫乘马延年同作治,六月乃成”

A.北方天灾人祸不断B.精耕细作农业发展
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D.政府重视修河治灾
4 . 《战国策》记述秦晋之地农业繁荣,考古工作者在属于这一地区的河南辉县魏墓、河北武安赵城遗址、山西侯马及陕西蓝田等地都发现有呈“V”型的犁铧,并在齐燕所在的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和薛城遗址、河北易县燕下也发现了同样的犁铧。这说明
A.铁犁牛耕技术推广到了全国B.犁耕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C.牛耕最早出现在晋国和秦国D.《战国策》记载都是事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荀子富国篇》说:“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这是说,在翻地修好田埂、除草种下谷物以后,施肥是重要的工作。这一记载
A.说明了儒家重点关注农业生产B.反映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C.证明了富国强兵符合时代潮流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
C.土地私有制遭破坏D.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
2020-04-24更新 | 417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2021-03-10更新 | 240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据《耒耜经》记载,唐后期江东地区已使用犁地、碎土、去草、平田等各种农具,形成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这说明唐代(   )
A.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C.精耕细作技术提高D.开始产生小农经济
2020-06-0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易》言神农氏斫水为耜,揉木为耒。《国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咀铸锄斤,试诸壤土。”《左传·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记载:“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南)之麦。秋,叉取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之禾。”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C.诸侯之间割据混战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田庄经济推动粮食增产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